裴葉托腮:“我倒是不覺得張姐有多薄情,真要說——也只能說是人之常情吧。”
“哦?你這麼想?”
擱做以前張姐大概會以為“小男友”順著哄自己。
如今這情形,她反而肯定裴葉說的是真話。
她是個前途未卜、生死不知的生魂,無法給眼前的青年提供財力資助。
青年沒必要違背心意去哄她。
張姐問:“其他人都說我不是合格的母親,自私自利,毀了兒子,這也算是‘人之常情’嗎?”
儘管她看得通透不在意,三個兒女看在遺產的份上將孝順二字演繹得淋漓盡致,讓張姐從未像同齡人一樣受過兒女的氣和委屈,但張姐很清楚他們是真心還是虛情假意。
女兒或許有幾分,兒子是絕對沒有的。
為什麼這麼篤定?
因為兒子給她送“小男友”,張姐也用鈔能力策反了“小男友”,讓“小男友”幫自己監視兒子。
兒子在她“小男友”跟前沒有偽裝的必要,自然會暴露最真實的嘴臉。
他說——
【……一把年紀的老太婆,還這麼騷,缺了男人會癢死嗎?……yin娃dang婦,我怎麼攤上這樣噁心人的媽,我爸娶她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人死了還得戴她給的綠帽……】
他不親近從小寵溺他的爺奶,因為這倆老東西又窮又髒又愚昧讓他覺得丟人,每每讓他在朋友跟前抬不起頭。曾有中學同學無意間知道他家情況,無不惡意地問他以後會不會也窮得娶不起老婆要從人販子手裡買,一輩子待在窮山溝?他親近親媽,但親媽更喜歡兩個賠錢貨。
也想不通她腦子怎麼想的,寧願要兩個賠錢貨也不要他。
【……她居然要給兩個賠錢貨家產?她瘋了吧?誰才是她兒子,我才是她兒子!】
【……艹,她讓我給個丫頭片子打下手,TM是看不起誰呢?】
除了收租,張姐本身還有幾家穩定盈利的公司。
她精力跟不上,便將公司交給兩個女兒打理練手,兒子好高騖遠沒啥本事又吃不了苦,被他爺奶寵廢,給他砸了那麼多教育投入也就唸個民營三本,張姐瘋了才會讓他打理公司。
倒不是怕賠錢。
以張姐的財力,賠幾個公司也不怕破產,但她得為公司員工負責。大多都是老員工,上有老下有小,兩座大山壓在肩頭,若公司虧損裁員或者破產關門大吉,影響的何止是一個家庭?
從能力來看,兩個女兒更適合打理公司。
諸如此類讓張姐寒心的言論還有不少。
但身邊很多人卻覺得毛病在她身上。
是她的缺席讓兒子從小缺乏母愛和悉心照料,是她沒有盡到母親的天職,是她毀了兒子的一生,要不是她當年讓兩個老的將兒子抱走,兒子也不會變成這個德行,她才是罪魁禍首。
每每張姐皺眉說是兩個老貨“言傳身教”,又會有人跳出來說“孩子爺奶多大年紀,辛辛苦苦拉扯大孫子不容易,哪有那麼多精力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說來說去還是她“生而不養”的鍋。
被指責多了,張姐也開始自我懷疑。
“張姐,你兒子幾歲了?”
“今年35。”
裴葉想翻白眼:“35……是個成年人了,成年人該為自己負責,而不是跟巨嬰一樣讓另一個人為他的不成熟和惡劣負責,哪怕那人是他的母親……母親又不是背鍋俠,什麼鍋都背……”
“利己”是生而為人的本能。
願意為孩子犧牲的母親值得歌頌,但也不該為了歌頌而歌頌,強行要求其他母親也為孩子全身心犧牲奉獻,完全拋棄自我、拋棄“母親”這個身份外的身份,這種道德綁架太可怕了。
張姐沒短缺兒子的資源,家教興趣班一個不少,還提供優渥富裕的生存環境,又有爺奶的呵護寵溺,這樣的條件還能長歪成這個德行,有什麼臉皮怨別人?
試問,誰不是第一次來世上做人?
張姐聽後撲哧笑出聲。
“小蒼蒼的想法挺特別啊。”
裴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