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少年周子休和青衫儒生踏上武當步道。
以九為尊的武當,就連上山的步道也有九千九百九十九級,宛如天梯般的登山步道,勸退過不少道心不夠堅定的修真之士。像陳真一一樣一來就登臨天柱峰頂的,千年來獨此一人。
光是這份拽上天的殊榮,就可在天下道統掀起不小的風波。奈何陳真一還不知道,也幸好他不知道,否則,以他張揚的性格,日後定會飄上天去。
青衫儒生看著蜿蜒直入青雲的步道,心驚肉跳。
倒不是他恐高,只因,山上有個人,是他不敢面對的。石梯一級級往後退去,白衣少年走得很是輕鬆,反觀青衫儒生,有些舉步維艱。看著越來越近的拜仙台,他心跳的就越發厲害。
他從懷中掏出一塊晶瑩透亮的石頭,想喊住前面款款而行的少年,跟他說自己不要這寶石了,這樣就不用上武當了。可他終究還是捨不得,默默地又將石頭放回去,長呼了一口氣。
這陰陽石是千金難買的珍品,不僅對修行大有裨益,還能借此石蘊含的氣機,在純陽之日,和助人越境飛昇。像他的悟性,說不定有生之年也能參破天道,白日飛昇,但這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堅持,也需要足夠的時間。
他等不了那麼長時間,所以,陰陽石無疑是他此時最需要的。
白衣少年洞悉他的心思。他看上去放浪不羈,實則從未放棄過理想。像他這種人,最在乎的就是人生的價值,此前不遺餘力地拜訪各國君主,怎會受一點打擊就輕言放棄呢?尤其身處這樣慘無人道的亂世,他更加渴望入世,那些所謂看破紅塵的言論,無非是落魄書生藉以發牢騷的說辭而已,當不得真。
從他對野鬼說他一事無成時氣急敗壞的反應,以及見到窮苦百姓時的慈悲心腸,就可以看的出來。假的就是假的,再怎麼偽裝,總會露出破綻。
白衣少年就是看透了這點,才拿陰陽石要挾,他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
步道走了一半,他再次拿出了陰陽石,艱難抉擇。
白衣少年將他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就是不動聲色。
這次他開口了,乞饒似的說道:“子休老弟,要不咱們還是不去武當了吧!那個…我陪你去西海,咱們聯手,說不定也能制服魔族,不一定就得要七星劍啊,你說是不是?”
“你不願去我也不強求,只是這陰陽石就不能送給你了……”白衣少年一伸手,陰陽石就出現在他手上。
青衫儒生連忙搶上一步,搶過陰陽石,苦笑道:“好商量,好商量……”
白衣少年會心一笑,繼續趕路。
青衫儒生在原地呆愣了好久,才勉為其難地快步跟了上去,心想,但願她認不出我了……
————
天柱峰,白玉廣場。
第二場比武已經接近尾聲,這次,陳真一依舊毫無懸念的勝了。這次匹配到的是巨門峰林若希,凡者境七階,這種修為於陳真一來說,完全拿捏了。
此時,他和第一場就敗下陣來的小師兄一起聚精會神地盯著玉鏡,第二場結束,玉鏡上顯示的名字已不足一千人了,但依舊有魚玄機的名字。
柳若虛宣佈第二場結束,暫時休息,集體在天柱峰飯堂吃午飯,下午還有兩場。
武當山將近四千名在籍弟子,要進行連續三天的比武,才能最終選出前十名,選出來的人要下山進行為期三年的歷練,或降妖除魔,或廣佈道法。
很多人羨慕比武中的勝出者,並非是羨慕他們的修為,而是羨慕他們終於可以下山了,三千紅塵,才是這些年輕道士的終極夢想。尤其是那些精力旺盛的道士,早就被花花世界的鶯鶯燕燕勾走了魂魄,是一刻也不想待在山上了。
獲勝的十人中,獲得頭名的還會獲得授籙,連續五次拔得頭籌,並在歷練中做出特殊貢獻者就會獲授上清籙,只有獲得上清籙,才有飛昇的資格。也就是說,上清籙是成為仙人的入場券。
這也就是小師兄說為什麼普通人到聖者境就到頭了的原因。武當成立千年,獲授上清籙的不足十人,得了上清籙,也未必就能飛昇,最終還得看自己的悟性。
現在武當七峰星主,有兩人就是獲授上清籙的聖者,鶡冠子是一個,張玄道是一個。
聽說鶡冠子在三十年前,憑一己之力,在北海斬殺了一條為禍人間的蛟龍,拯救了一城百姓,這才獲授上清籙。至於張玄道,很多人都說他獲授上清籙有些勉強,據說是二十年前,張玄道在下山歷練的過程中,偶遇一家七口被狼群圍攻,他從狼群口中救下了這七個人,而這家人是趙國一個世家,為感謝救命之恩,給武當佈施了萬金,張玄道這才勉強獲授。
武當還有個被人津津樂道的故事,是有關小筆峰李玄玉的。
都說李玄玉最有資格獲授上清籙,只因她在年輕的時候,曾散盡全身修為,只為救一村感染瘟疫的老百姓。只是後來,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她好像誤殺了一位同門師兄,到手的上清籙就這麼不翼而飛了,很多人替她不值。
但是這些都只是傳說而已,除了幾個當事人,沒人知道真假。
陳真一這才知道天柱峰的飯堂為啥要建那麼大了。
白衣少年和青衫儒生已經爬完步道,到達拜仙台。
高大魁梧的玄武大帝石像雄立於拜仙台上,俯瞰著武當山外八百里蒼茫雲山。
白衣少年肅立於玄武大帝石像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玄武是道統真神,作為道家弟子,他理當參拜。青衫儒生走上前,拱手道:“見過玄武大帝……”
二人繞過石像,步入玄武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