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小吉伯特神秘一笑道:“我說的這個專案,可是相當的複雜,有人勸說我,說一定不會成功,但我一定要拍攝。”
伊恩很好奇,追問道:“能知道是什麼專案嗎?”
小吉伯特輕輕吐露兩個字:“魔戒……”
“《魔戒》?”伊恩·麥克萊恩一怔,這可是被譽為最難改編的史詩奇幻鉅作啊!小吉伯特的野心這麼大?要改編這部作品?
看著呆住的爵士,小吉伯特留下一句話:“想好了,可以聯絡我,考慮時間還很長,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說完,留下還在頭腦風暴的伊恩爵士,小吉伯特就走開了。
對接下來的電影計劃,小吉伯特當然有一個基本的規劃。《魔戒》系列可不是他現在拍的這些影片,需要漫長的籌備。
小吉伯特決定按照彼得·傑克遜的方案,採取三部連拍的方式。
如此一個龐大的專案,必然需要巨大的投入,複雜的專案管理,前期浩大的籌備工作,都需要一點點的做。
像以往那樣籌備兩三個月,然後匆匆拍攝,顯然是不現實的。
等休假的時候,小吉伯特打算和凱恩·韋克斯曼一起去紐西蘭看看,計劃前期籌備工作。
按照小吉伯特的預計,《魔戒》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籌備,才能進入拍攝環節。
接下來幾年,他工作量會大大增加。
可能有人會覺得,原版《魔戒》不都裝在你腦子裡嗎?這有什麼困難的?
這個想法就是外行了,就像大船一樣,這個專案同樣做了很長的前期籌備,才能進去拍攝環節。
就這樣,詹姆斯·卡梅隆都拍得磕磕絆絆的,相當困難。
電影不只是電影,尤其是高投入的電影,本身的專案就很複雜,牽扯到很多方面。腦袋一熱就去匆匆拍攝,沒有充分的準備是絕對不行的。
這樣做的導演,哪怕是重生的,也是大炮筒一個,沒腦子,已經死定了。
不過在籌備《魔戒》的時候,小吉伯特也不會閒著,他打算把早就備案的《駭客帝國》搬上銀幕。
同時還有承諾娜奧米·沃茨的衝擊奧斯卡的作品,小成本歌舞片《芝加哥》。
至於為什麼是《芝加哥》,而不是《紅磨坊》,原因很簡單,《芝加哥》是美國故事,而《紅磨坊》不是。
以北美市場的排外性,北美觀眾對不發生在北美土地上的事情一向不怎麼感興趣。
哥斯拉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打入北美市場,還不怎麼受歡迎,就可見一斑。當然,也是因為很多哥斯拉電影製作太爛的原因。
不過事有例外,發生在中土世界的《魔戒》故事,就蠻受北美民眾歡迎的。
如果小吉伯特改編《魔戒》的事情被傳出去,想必那些狂熱的書迷會瘋狂抗議,擔心小吉伯特會毀掉這部史詩鉅作。
此外,選擇《芝加哥》,也是因為這部影片前世票房成績也不錯,還能拿獎。
原版的男主角理查·基爾太糟糕了,小吉伯特打算換掉他,換一個魅力更大,號召力更強的男演員來。
小吉伯特正思索著這些事情呢,正好就看到湯姆·克魯斯走進來。
他隨即換上一副熱情的笑容,迎了上去:“湯姆,我們又見面了,真好,最近過得怎麼樣?”
湯姆·克魯斯一眼幽怨:“小吉伯特,什麼時候,我們能夠合作一次。”
小吉伯特滿臉堆笑,看湯姆·克魯斯都快成一個痴男了,於是說道:“馬上,馬上,下次一定,一定合作……”
湯姆·克魯斯翻白眼,上次你也是這樣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