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松看了看幾個人,輕輕點了點頭。
猶豫了一下,最後說道:“這個東西,可能連民國都不是。”
他還是實話實說了。
聽到這話,三爺眉頭緊皺。
搖了搖頭:“應該不會吧!這水平,絕對是明代的水準了。”
雖然他感覺不對勁,但是也不至於差距這麼大。
這也是他感覺不對勁的地方。
王青松搖搖頭:“您老也知道,我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這也是最大的問題。
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那就沒人信。
周穎不是很懂,見幾人在那裡思考,便嘀咕道:“這要是真的,那就是青松你感覺錯了,要是假的,那這個作假的水平真高,都能是大師傅了。”
幾人聞言都抬頭看向了他。
而成建飛則是眉頭緊皺。
想到了什麼,遲疑了一下問道:“那個……師傅,你有沒有想到一個可能?”
老頭聞言抬頭看了看他。
示意他說。
成建飛見狀直接說道:“還記得建國以後,也就是58年,燒製的那一批?”
老頭聞言在那裡思索著。
成建飛說的,他自然知道。
952年,周先生指示“發展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
經過上百次實驗和研究,在58年燒製出第一批工藝品,1983年8月汝窯天藍釉經過專家鑑定,均達到明代汝窯水平。
而王青松也在那裡,好像他在文物商店裡,看到過抹起來沒感覺的汝窯!
專門賣給老外的那種。
老頭想了想,心裡有個想法:“你的意思是這東西是當年燒製的那一批?然後用來做舊?”
他雖然自認為有些水平。
但也不會盲目的就認為自己就是無所不能的。
古玩行,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不會打眼。
就算是博物館的那些專家也是同樣。
仿品上高等級的拍賣會,這種事情不是發生過一次兩次了。
只能說,活到老學到老。
成建飛點了點頭:“我只是這樣想的。”
老頭在那裡沉思著,過了好一會,這才點了點頭:“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看了看那邊楊總已經結束了。
便低聲說道:“這事情你們別亂說,畢竟這東西也說不出來個所以然來。”
幾人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人。
自然知道要分場合。
重要是說出來也沒人相信啊!
老頭見狀這才放心,向著人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