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周方遠雖然不算是那種自來熟的人物,但社交能力也比上一世強了很多,在他的各種打趣和主動拉近關係的操作下,沒過多久,童雅就恢復了之前的活潑,拉著周方遠的手和他說她最近的生活,比如說上學好累啊,比如說父親對她的要求太嚴格了,比如說她交了幾個新朋友,比如說她有些想家啊等等等等各種事情,周方遠沒有任何不耐煩,微笑的看著對方,聽著對方說話。
今天來公司,主要目的有二。
其一自然是見一見童雅了,這一點不用多說。
其二,還是處理電影方面的事情。
遠方傳媒開年國內的電影計劃是兩部電影,一部《人在囧途》,一部《集結號》,兩部電影算是遠方傳媒國內部分的全部計劃了,原本他還想著弄不弄第三部呢,可是現在看來,沒法子弄啊。
原因很簡單,因為目前的兩部計劃之中的電影,全都陷入了停滯狀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是《人在囧途》,這部電影不用多說,徐爭和寶寶第一部合作電影,原時空砍下了不俗的票房成績,更是為後續的《泰囧》製造了不錯的觀眾基礎。周方遠決定拍這部電影,也就是為了給《泰囧》打基礎,可現在遇到問題了。
徐爭那邊倒是好說,如今已經是遠方傳媒的簽約藝人,檔期雖然排得很緊,但藝人嘛,檔期緊就對了,檔期不緊的,基本上也就沒啥出息了,尤其是那些還沒怎麼成名的人,檔期的安排就更加重要了,君不見某些明星檔期可以滿到一年接拍好幾部電視劇,還有大量的綜藝,到處串場等等……為的是什麼?賺錢那是肯定的,但那不過是一方面而已,說到底,檔期滿不滿,很多時候證明你是否當紅。
明星要保證自己的曝光率,就必須保證檔期在某種程度上一定要排的足夠慢,但是這個事情明星自己是說了不算的啊,畢竟他或者她紅不紅,還是要看市場是否肯定的,其本人說了是不算的。
所以很多明星在自己還當紅的時候,就會瘋狂出席各種活動,接各種通告,為的也不過是延長自己的職業生涯,讓自己的演藝事業能夠更上一層樓。
對於徐爭來說也是這樣的,公司給他多安排工作,累不累?肯定是累的,人又不是機器,機器還得不時的維護呢,別說人了。
但是累也要堅持啊,堅持下去才能看到曙光,如果這時候放棄了,等以後年齡大了回想起來還不得後悔到死?
所以說徐爭的檔期,問題不算太大。
主演的問題不大,其他方面的安排也問題不大,遠方傳媒工作人員確實是有缺口,但也不是不能堅持,這一點孫婧雖然和周方遠叫苦,也是真的苦,但她還能堅持,公司也還能堅持,所以這方面的問題也不存在。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第二男主,也就是寶寶的身上。
眾所周知,寶寶是電影《人囧》之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後來的鐵三角之一,他的表演特點就是單純,甚至是有些傻的形象,配合著他的個人長相,很容易就在觀眾心中留下印象,在單純甚至是傻的人設定下,偶爾露出一些小的狡猾,或者弄出一些搞笑的段子,效果往往會很好。
所以周方遠在確定電影計劃之後,根本不做他想,直接就決定讓寶寶作為第二男主存在。
可結果呢?
他找不到寶寶。
寶寶是1984年生人,6歲的時候開始習武,8歲的時候前往少林寺,主要是因為連傑哥的那部《少林寺》所影響的,事實上,被那部電影影響的年輕人還有很多,這裡就不多說了。8至14歲,整整六年的時間,寶寶都在少林寺做俗家弟子。學成之後,他經歷過幾年的蹉跎,直到16歲,寶寶確定了少林寺確實不是拍電影的地方後,這才來到北京闖天下,在各個劇組當武行做群眾演員。這一做,就是好幾年的時間。
原時空,應該是直到今年,寶寶才被導演挑中,主演獨立電影《盲井》,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改變了寶寶在演藝圈的生涯,讓他從一個武行獲得金馬獎最佳新人、法國第五屆杜威爾電影節“最佳男主演獎”、第四十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人獎”以及第二屆曼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一舉成名。
但就現在而言,他還沒有露出頭來,業內沒什麼人知道他的名字,而跑龍套的人又太多了,孫婧找了很久了,還是找不到寶寶,一度已經準備放棄了。
周方遠現在面對的麻煩就是這一點,他肯定是要讓寶寶參演自己的電影的,既然透過正常渠道找不到對方,那就只能想辦法了。
“幫我聯絡李導吧。”
周方遠想了想,他不確定《盲井》是什麼時候開拍的,不過既然李導能選中寶寶,說明他認識寶寶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畢竟寶寶的外形實在是很一般,想要被導演認可,只能是透過演技和人格魅力,這兩種方式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確定一個人的能力的方式,所以無論李導現在是否已經確定就用寶寶出演自己的電影,他也肯定是認識寶寶的,或許能透過他了聯絡到寶寶。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