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都市言情 > 最爽新人生 > 1062.泛文化與IP

1062.泛文化與IP (第2/2頁)

對IP的價值衡量一直是一個充滿神秘的話題,如果單純指IP授權交易價格,那麼IP的價格其實不是特別高。

舉例來說,比如周方遠重生前一年,當年的頭部IP劇《擇天記》網傳影視改編權賣了1600萬,而該劇公開宣傳的製作總成本大概在4億軟妹幣,也就是說影視改編權得到成本佔到總成本的大約4%。

一部製作成本大概在20004000萬的網劇能夠花費在IP上的成本基本也就在100200萬之間(合總成本的5%10%),而更多的像《楚喬傳》這樣的網文IP,網傳在早年是以30萬的價格被轉讓的。即便是遊戲購買文學類/動漫類IP,也依舊很難一次性掏出數千萬的價格。而能達到千萬級的交易在整個市場中都是鳳毛菱角。

所以直接從版權交易的角度看,IP還算不上一門多大的生意。所以IP肯定不是靠直接交易來衡量價值的。那麼除了直接交易外是否還有其他的IP價值計算方法,比如,分賬?如果把IP的分賬也算出來,那麼這個產值可能就會相對高一些。那麼如果算IP的分賬能賺到多少呢?

重生前,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大概不超過550億,按照全部是IP改編劇,然後一般的分賬模式下(電影投資製作方約分得30%)的模式來計算,整個IP的分賬很難想象能超過10%,也就是整個IP的分賬規模的天花板在55億。這塊是電影,換到電視劇呢?由於電視劇和網劇大部分是toB(平臺、頻道購買播放版權)的商業模式,IP一般是很難分賬的。這塊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再有一塊是遊戲,整個遊戲行業2016年全年的產值是1655億,按照院線電影的思路,一個IP授權方很難想象能分得超過10%的收益,所以天花板大概在165億左右。換而言之,整個IP產業的年產值,透過分賬的獲得,大概也就200億左右,這還是理論上的極限天花板。現如今這個產值10億有沒有都要打個問號。

剩下還有一塊市場是衍生品授權與分成的市場。

這個市場理論上非常大,其實來看看米國的院線電影的票房與衍生品之間的收入差距就知道了

獅子王的票房是7.8億,周邊銷售做到了20億;星球大戰的票房是18億,衍生品卻做到了45億。

相較之下中國的IP的衍生品的收入和票房收入佔比之間就是另一番情景了。院線電影的話,基本上95%還是靠票房的收入。整個行業大概也就不超過10%靠衍生品收入。所以按照這個來推算,國內的IP衍生品市場極限大概也就100億左右也到頂了。

缺失的這部分,其實就是潛在的潛力。

而且隨著未來隨著95後,00後的快速崛起,市場越來越年輕化,一個品牌要想長期不斷存活,擁有超級生命力,一定要孵化IP,未來,如果品牌沒有超級生命提IP,那麼可能在市場就沒有競爭優勢。

IP可以覆蓋的範圍太廣了。

、動畫、漫畫、遊戲、影視、音樂、周邊、玩具……只要是和生活相關的娛樂專案,只要你能想到的,IP就都能進行覆蓋。

而在IP之上,還有一個超級IP的說法。

那麼什麼是超級IP呢?

很簡單,當你能夠建立一個大IP的時候,那麼自帶流量的屬性就能夠發揮真正的作用了,就像我們提到支付寶、桃飽甚至阿里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大馬哥,可以理解為“大馬哥”已經成為一個超級IP了。

在過去,一個出色的標誌,一句優秀的廣告語,一段動聽的故事,透過電視廣告的瘋狂轟炸便可以深入人心。

然而在網際網路全面普及、人人機不離手的時代,傳播碎片化、渠道扁平化使企業宣傳的方式愈來愈多,雖然單個成本變低,但由於方法多樣眼花繚亂,使人無法更為精準的把握住消費者喜好,這也促使許多企業因此耗費大量的財力精力。卻也不乏優秀企業開始順應市場,發現人群的圈層化逐漸形成,故建立起自己的粉絲圈層就變得尤為重要,IP化特別適合在碎片化傳播中實現強識別性,建立情感共識和粉絲圈層。

IP的強識別性讓消費者快速產生產品聯想,內容集中且調性統一更容易聚粉和固粉,其延展性還可以產生更多更廣的衍生品及衍生產業。

現如今這個年代,其實已經有很多牛人認識到IP的重要性了,尤其是那些大型企業,他們甚至在很久以前就認識到了IP的重要性,但若要論對IP的利用和對其價值的開發,誰也比不過周方遠,在現如今的這個時代,沒人比他更懂IP了。

最新小說: 奉孝夫人是花姐[綜] 都市謎案 直播之異界供應商 殤宗歲之四道八門十二宗 一覺醒來成戰神 鄉村極品妖孽 我們內娛好像完蛋了 重生之草莽英雄 史上最強都市王者 我有一枚真君令 從遊戲開發到首富 別跟我提錢 舍友用我照片網戀,讓我去奔現 超神獵鬼師 陳平江婉 從擺地攤開始的奶爸生活 校花的讀心高手 美女的最強傭兵保鏢 皇后是朕的黑月光 逃婚少男不想當帶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