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諾在巴黎郊區的莊園,是一個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和其他法國農莊沒有任何區別的小小莊園。
有那麼一塊不大不小的土地,白牆,紅瓦,周圍圍了一圈白色的木柵欄,有幾頭牛正隨意的走動著,一邊吃草,一邊咀嚼。
看上去一片祥和。
法國這個國家,你別看他土地面積不算大,實際上論及農業水平,法國可以說是冠絕歐盟。
不需要懷疑,也不存在其他的可能性,法國就是歐洲第一農業生產大國。主產小麥、大麥、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產量居世界首位。目前法國農業現代化程度很高,農產品不僅能夠滿足本國的需求,而且還能大量出口,其農業產值佔歐盟農業總產值的22%,農產品出口量長期位居歐洲首位。
法國的農業發展很有意思,是一種“理性農業”的發展思路。
首先是農業機械化,法國在20世紀60年代的農業生產就實現了機械,由此開啟了法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發展道路。對農業種植、加工等行業的機械投入在不斷加大,農業機械不斷向著智慧化、高效化的方向發展,當前法國農業機械化生產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法國農業機械化生產中,政府制定了一些發展政策:鼓勵專業化生產、擴大農業生產經營範圍、實行工農商聯合發展、使用農業生產配套機械等,提高了其農業發展機械化水平和生產效率。
但同時,他們還很注重農業環境保護。
上世紀80年代,大量化肥和農藥在法國農業耕作中廣泛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地單產量,但也帶來土壤板結、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生物鏈和生物多樣性遭破壞、生態環境退化、農產品質量降低和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忽視質量和環境的生產模式引發了農民和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反思。為此,法國提出了“理性農業”的概念,並將發展“理性農業”作為發展本國農業的根本,形成了法國農業的“理性文化”。在現代農業種植過程中,通盤考慮和全面兼顧生產者經濟利益、消費者需求和環境保護,以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為進一步鼓勵生態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法國政府還於2008年再次頒佈了“生態農業2012年規劃”,旨在提高生態農業產量,同時將生態農業面積擴大三倍,力爭達到可耕地面積的6%。
其實法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特點,有很多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比如說中小型農場和家庭農場占主導地位。
法國一度是超小規模農戶經營很多的國家,為了農業現代化,法國政府在20世紀60年代開始採取措施發展規模化經營的農業,但並沒有一味求大,而是鼓勵發展中小型家庭農場,同時抑制超小規模農戶。在1975年50公頃以上的農場僅佔法國農場的10%,但是佔據法國土地面積的40%。1997年法國共有68萬個農場,平均土地面積大大高於歐盟18.4公頃的標準。至20世紀80年代,法國120多萬個農場中80%是家庭農場,擁有76%的耕地。
法國家庭農場發展也呈現數量減少與規模擴大的顯著特點。
2000年時做過的統計,當時法國家庭農場數量由1970年的1.66萬家下降到2000年的0.71萬家,家庭農場的平均土地經營面積則由1970年的19公頃增加到2000年42公頃。
其實法國的這種模式,對於國內也是很有借鑑意義的。我國和米國不一樣,沒有那麼寬廣的平原地區,去搞超級大農場的模式。老百姓手中的資本也有限,玩不起米國大農場的那種高科技作業的套路。但單純的小農經濟呢,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又顯得有些不太夠用。畢竟小農經濟就意味著成本高,效率低,想要降低成本,難度很大。這種時候,學習一下法國的小農模式,其實就挺不錯。
當然了,具體操作還得專人研究,再者說國情不同,肯定也不能照搬就是了。
其次是重視農業人才的培養,法國非常重視農業教育,在農閒時,對農民進行生產技術的培訓。在法國專門設有農業培訓機構,對農業工程師、獸醫、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在法國,政府規定農場經營者,必須有高中以上學歷並持有農業技師證的人才,才可以進行農場的獨立經營。這一點上,國內差的確實就挺多了,在國內,農民一度是“文盲”的同義詞,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農民群體普遍受教育水平較低。沒有足夠的學習經歷和學習能力,對於新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就會很困難,甚至有時候明明是很好的技術,因為不懂,不瞭解,反而不信任,不願意用……這種情況在民間可不少見。
好在如今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大學畢業或選擇回鄉種地,等於是變相的提升了整個農民階層的受教育程度,而且這種情況,在未來還會不斷髮生,農民這個群體,也會漸漸的跟上國家的步伐。
然後是農業生產區域化。
法國農業發展中的專業化分為區域、農場、作業3種,其中區域專業化是利用自然資源,將各種農業生產合理佈局、分配,形成專業化的農業商業區;農場專業化,是按照農場經營內容對其進行分類,在農場專業化中大多都只進行一種農副產品的生產和經營;而作業專業化農場是將傳統的農業生產,分配給農場以外的企業,將農場的農業生產發展為商品化生產。法國農業生產按照地區特點發展農業,農業種植業、畜牧業的飼養等均使用現代化生產技術。法國現區域劃分為23個大區,形成了今天聞名於世的“諾曼底地區的奶牛養殖帶”、“香檳省的葡萄種植與加工帶”、“巴黎大區的糧食種植帶”等等,真正形成了區域化種植、專業化生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