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的這位有人也是個米國人,但這人就比較喜歡吃中餐,只不過在旅居紐西蘭之後,想要吃到美味的中餐卻不容易,當然了,在米國也同樣不容易。
原因很簡單,因為在國外開中餐館很不容易。
就以他友人所在的紐西蘭為例,那裡的華人十幾萬,中餐館自然也不少,繁華的大都市自然不用說,即使是在非常偏遠的小鎮,都能看到華人餐館。最大城市奧克蘭,也是華人聚集區,中高低檔、南北風味的餐館遍及各地。在有紐西蘭唐人街之稱的多明尼路,中餐廳更是鱗次櫛比。
有人說,世界上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華夏人。這話一點也不過分。還有人補充了一句,有華夏人的地方就有中餐館。也似乎千真萬確,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中餐館,恐怕真沒有人能數清楚。
在紐西蘭,中餐廳按顧客來分,可分兩大類:一類是洋人顧客多、華人顧客少的中餐廳;還有一類正好反過來,以華人顧客為主、洋人罕有光顧的中餐廳。
先說洋人顧客多的中餐廳。
民以食為天,不管是黑人、白人、黃種人,不管你腰纏萬貫還是一窮二白,人總要吃飯。吃飯裡的商機多,門檻又不高,會做飯就能開飯店,租個小門面,有把炒瓢就能開張。正因如此,到了海外的華人很多都把開餐館當成首選的生意。
早期華人移民來到紐西蘭後,語言不行,資金不足,打一陣苦工,積攢點銀兩後,就可以開餐館了。那時候紐西蘭沒有這麼多的華人,餐館主要是面向洋人的,真正的華人口味,洋人根本不能接受,餐館為了生存只能向市場低頭做改變。這種改變,之於洋人,是改良;之於華人,是改劣。這類中餐廳招牌是中文的,菜的模樣也是中餐模樣,服務生偶爾也能說句中國話。只是口味,國人一般是敬而遠之。
這一類中餐廳最多的是中式外賣。
準確地說,在紐西蘭遍地開花的中餐館,多是這種打著中式的招牌,口味已經不中不西的中式外賣。裡面常見的菜品,有酸甜肉、酸甜魚、黑椒牛肉、燒臘、揚州炒飯,當然大多餐廳還有洋人愛吃的炸薯條和炸魚,外加飲料。很多洋人認為這就是正宗的中餐,一些來華夏旅行的紐西蘭人回國後就表示,在華夏一個多月就沒吃到合口的中餐,還是紐西蘭的中式外賣好吃。
這種“改良”型的中式餐廳,也有檔次高的,顧客基本上全是洋人。
剛到紐西蘭時不瞭解國情,很多國人會滿心歡喜地找了一家中餐廳打牙祭,看到選單價格貴的嚇人,咬著牙點了幾個菜,菜上來後一嘗,難以下嚥,又害怕人家說不節約,只好裝模作樣打了包,走出飯店扔進垃圾筒裡。
再說說讓人有食慾的正宗中式餐廳。這些餐廳的目標人群就是華人,近些年來,華人新移民越來越多,市場也就越來越大。移民來自天南海北,餐廳也被細分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川菜、京菜,還是滬菜、粵菜,無論東北風味,還是西北風味,都是力求做到正宗。紐西蘭的農牧業發達,雞魚肉蛋等原材料質量好,又價格便宜,華人超市各種調味大料應有盡有,只要是有幾個拿手菜,價格適中,飯店生存還是沒問題的。
現在一個公認的市場規律是,不管什麼東西,只要華夏人買,價格馬上就飈上去,只要華夏人賣,價格馬上就降下來。這規律同樣適用於紐西蘭的中餐業。做的人多了,競爭也就越來越強了。價格戰開打,食客最開心,但卻苦了這些飯店的老闆。
中餐業,特別是多明尼路等相對集中的區域更是競爭激烈,賺錢的真賺錢,賠錢的真賠錢,總會不斷有飯店關門歇業,也會不斷有新店開張大吉。倒是那些專門針對洋人的外賣生意相對穩定,一開就是幾十年,不想做了還能轉手給別人。
這種情況,在米國也是存在的,而且說實話,米國人別看包容性強,實際上真挑剔起來的時候也是非常挑剔的。
所以想要在國外開好一箇中餐館,而且還是那種正宗的中餐館?難度不是一般大。
外國人肯定是吃不慣的,能吃得下去,並且能欣賞得了的,少之又少,只有對華夏非常瞭解,並且在華夏生活過很長時間的外國人,才能初步接受中餐。像某傑瑞那樣的,實屬個例。而國人出去的話,也要看情況,如果只是單純的旅遊,那基本上吃的都是西餐,如果是出去定居的,反而自己在家做飯的多。也只有那些留學生,或許才會對中餐念念不忘。
畢竟他們沒有做飯的條件和環境,想要吃一頓正宗的中餐,就只能下館子。
可問題是,留學生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走過遙遠的距離,去吃一頓正宗的中餐?
有,但不多。
基本上,中餐館這幾年在國外肯定是沒搞頭的,如果是十年後,或許還好一些。
其實說白了,這裡面也有國家背景的存在。
國家強大了,在全球範圍的影響力大了,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就會引起更多人的好奇。
其實華夏文化,老外一直挺好奇的,但這種好奇,就只是單純的好奇,他們也懶得深入瞭解,更懶得學習和接觸。尤其是米國人,那股驕傲勁兒,隔著十公里都能聞到。但是再過十年就不一樣了,華夏越來越強,終究會引起米國人更大的好奇。這時候,方方面面的接觸就會陡然增加。文化,科技,飲食,傳媒……方方面面的接觸都會增加,正宗中餐才會開始吸引到這些米國人。
當然有人還是接受不了,但能接受的人,數量會逐漸提升起來。
中餐和中餐館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才會逐漸提升。
但那是十年後,而不是現在,不過三哥想要做的話,倒也不是不行……
“你做好賠錢賺吆喝的準備了嗎?”
周方遠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