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給廣大市民的居住環境和身心健康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電動車產業的發展正是適應了這種趨勢,更是一種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工具。
我找人專門收集過相關的資料。
我國電動車發展在九十年代前基本都是依靠進口,如高爾夫球車、遊覽觀光車等。自九二年以來,我國有了腳踏車研製和生產的電動車產品,透過近十幾年的發展,現已初步形成以新日、綠源等一大批具有實力和規模的電動車生產家,更形成了新吳、浙省、津門三大產業集聚區。這些企業現已在國內市場推出電動摩托車、電動有纜車、電動高爾夫車、電動觀光車、電動汽車、電動載貨車、電動救援車、電動助行車、電動滑板車、電動腳踏車、家庭生活車等等多重車型。
從1995年清大研製的第一臺輕型電動車出世開始,到現在的五花八門的林林總總。這十年中,誕生了一個產業成長的神話,也記錄了一個從無到有,再發展成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輕型電動車產業的歷程。從第一輛個人的專利製造到第一輛被公安部門正式認證並允許生產的電動車開始,這一個只屬於我國的新產業邁開了前進的腳步,在短短的十載內,已經成就了讓全世界仰慕的產業規模。”
周方遠侃侃而談。
三哥看著他目瞪口呆。
“對於我國電動腳踏車的發展史,業內普遍認同為三個發展階段:電動腳踏車的初級階段、初現生產規模化階段、超速發展階段。
電動腳踏車的初級階段也被稱作是電動腳踏車的早期實驗性生產階段,從時間上講,也就是1995年到1999年。這個階段主要是對電動腳踏車的四大件,電機、電池、充電器和控制器的關鍵技術摸索研究。在研發生產方面主要是以生產企業自發的彙集資訊、跟蹤技術、組織市場觀察、小批次的市場試用投放,也使得電動腳踏車開始進入了消費者的視野,並被他們逐步的認可到接受。
從技術層面上來講,早期的電動腳踏車,新電池充電一次只能行駛大約30公里,電池壽命短,電機最大輸出轉矩只,爬坡能力差,容易磨損,而且電機也都是有刷無齒電機。但是,正是由於這個時期的積累,才為如今的這個產業化的規模在人才、技術和產品研發等方面做好了奠基。
第二個階段之所以被稱為初現生產規模化階段,是由於這個時間段內出現了幾個將電動腳踏車推進的機遇,使得在初級階段裡舉步維艱的電動腳踏車一下子迎來了春天,更是的行業的發展進入了規模化,而這幾個機遇當中最有價值的則為各個城市的‘禁摩令’和2003年的‘非典’。
這個時間段一般都認同為是在2000年到2004年這段時間,在這一時間段裡,隨著關鍵技術方面的突破和電動腳踏車的效能不斷提升,讓電動腳踏車成為了摩托車和腳踏車的替代產品,而它的快捷、環保、方便和廉價,也讓更多的消費者認同,同時也激發了市場對於電動腳踏車的訴求。
在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中,先前研發生產的企業迅速崛起,一些新的企業也開始進入,他們對電動腳踏車的投入也不斷加大,使得產能迅速擴充套件。而且,這個時段迅速躥上來的企業都是大手筆運作,已經將那些老一輩的研發生產企業拋在了身後。但是,以新日、綠源、千鶴、大陸鴿等品牌為代表的上規模企業已經形成,而且按照南北差異,也亦形成了行業內的新吳、浙省、津門為代表的三大產業集聚地。
第三個個階段是從去年開始的,這個階段是我國電動腳踏車的超速發展階段,被行業稱為‘噴井階段’。
在這個時間段內,隨著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大大刺激了技術的進步和新技術擴散,全行業的技術將會大幅度提高,蓄電池壽命和容量提高了35%,電機從單一的有刷有齒電機朝無刷高效電機發展,壽命大概能提高5倍,效率也會提高近30%,爬坡和載重能力提高約3.5倍。在效能提高的同時,製造成本也大幅度下降,價格功率下降到原來21%;在控制器系統和充電系統,技術水平也大幅提高。
特別是在電池技術和電機技術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展,電動車專用鉛酸電池在技術上的突破已經領先國際。電池也由單一的鉛酸電池演進出多型別的高效能電池,而且鋰電池的出現,更加帶動了電動腳踏車,特別是簡易款的發展。在電機方面,永磁無刷電機的發明,讓行業發展的步伐明顯的加快。電機效能的關鍵是強磁材料的效能,各種永磁材料中,稀土永磁材料效能最為優越。
我國本就是世界公認的稀土資源大國和稀土產品的製造強國。由於稀土強磁材料效能好,價格低,製造能力強,使得國際市場價格昂貴的bldc系統在我國企業得到廣泛應用,電動腳踏車產業因此獲得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遠了咱們不說,就說去年,全國數百家企業的各種輕型電動車的總產量預計已經超過900萬輛,出口約200至300萬輛,實現工業產值200億,利稅約60億元,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的就業接近100萬人。如果考慮對上游配件工業和下游服務業的帶動作用,總體產業規模將達到350億元以上。
你自己說,這個事情,他有搞頭嗎?”
周方遠笑眯眯的看著三哥。
三哥已經完全愣住了。
他怎麼也想不到,他平日裡根本看不上的電動腳踏車,居然也有數百億的市場規模。
其實這很簡單,說白了,還是人口紅利太大。
全國上下十幾億人,就算只有十分之一的人騎電動車,那也是一億多臺的市場,每一臺別多,賣兩千塊錢,那就是兩千多億的龐大市場。
350億算什麼啊,這還是05年,等到了15年甚至18年,現在350億的市場,放到那時候就根本不夠看了。
當然了,所謂十分之一,那也是理想化的資料。事實上國內的情況還是比價複雜的,有錢人看不上電動車,窮人呢買不起電動車,雖然我國人口總量巨大,但電動車本身也不是那種一年就報廢的殘次品,省著點用,一輛車騎個四五年其實問題不大,所以所謂一億臺的市場,實在是有些太過理想了,每年能賣出上千萬臺,就已經不錯了。
當然了,這說的是現在,未來的話,隨著電動車的進一步平價,購買人群還會不斷加大。而且隨著城市交通變得擁堵,很多有私家車的人,也會在平常日子裡,選擇騎乘電動腳踏車出門,畢竟這麼一個小車車,它不用再路上挨堵,也不用太過懼怕高峰期,再過分點……闖紅燈不必你汽車方便啊?雖然這一點不可取,但事實不就是如此嗎?
總之,電動腳踏車市場大,前景好,最重要的是,電池和電機的發展,其實和新能源汽車息息相關。
這才是最重要的。
傳統汽車,我國發展晚,和外國競爭很難。尤其是一些關鍵部位的技術壁壘,不是你想衝過去就能衝過去的。
加上全球石油資源大部分被米國所掌控,我國在這方面確實是挺受影響的。
所以新能源汽車的存在,實際上對於我國來說就如同與是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國家大力扶持不是沒有道理的,遠方集團想分一杯羹,不在這個時候加快技術積累,還等什麼呢?不過這些話,周方遠不會輕易和三哥說,三哥本身就沒參與到這個工作中來,那索性就不要讓他知道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