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共享經濟確實是改變市場供需矛盾、升級產業的可行之路,但如今風口愈勝,投機者甚多,反而將共享模式的弊端提前暴露,再加上其本身也存在著眾多約束性邊界,因而透過資本熱捧的虛火,理應謹慎看待其中的風險。當然先天不足,並不足以阻擋資本助推下的瘋狂滋長,只是對於一些已經浮現在共享市場上的問題,由於切關平臺生存和良性發展,很難忽視。
比如說共享雨傘等沒有多少市場需求的產物接二連三出現,已經證明盲目跟風漸成趨勢,長久下去隨著共享模式不斷覆蓋新的行業,未來必然會引起同質化競爭。
另外,責任界定也是刻不容緩,這關係到產品安全和平臺監管的長遠利益。就比如說前世ofo被捲入一場高額賠款的訴訟案件,起因是一個11歲男孩騎單車發生車禍致死的事件,這是共享單車面臨的第一場官司,也意味著會給平臺責任帶來強制性的界定,對於未來發展其實不無好處。
總之,共享經濟想法發展是可以的,但是想要發展好,還有太多的路要走,而且還是那句話,共享經濟的發展,是和正題社會經濟息息相關的。
經濟發展好了,共享就必然會出問題,也會落入低谷;反過來說,經濟發展不太好的情況下,共享就有發展的空間了。
至於說國內……國內的經濟發展是很好的,但未來也存在問題。一方面是國家主動放緩了經濟增速,這沒錯,這是大局,政府有政府的考慮,該提速的時候提速,該減速的時候就應該減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國內的經濟確實是日新月異,但必須承認的是,國人的整體生活水平和收入還有待提升,所以表面上看,國人的生活確實是已經很不錯了。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這點差距,成為了共享經濟滋生的土壤。再加上二十年來告訴發展,造就了很大一批富商,這些人之中,有一部分是有固定的投資產業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其實是沒什麼固定產業的。而後者,正式投資池裡越來越大的一股力量,他們有錢……卻又有些盲目,共享單車的亂象,很大程度上也和這些人有關係。
看到一個新興產業,覺得有前途,就一窩蜂的衝進來,然後整個市場都被搞得不像樣子。管理混亂,最終這些人狼狽退場,留下滿地的爛攤子,還得政府出面擦屁股,結果好好的一個資源利用最大化的共享經濟,卻成了資源嚴重浪費的一塊,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周方遠想要炒熱共享經濟的概念,但他的本心卻不是想要摧毀這一塊,也不僅僅只是為了賺錢而不顧一切。只能說,這些遲早是會發生的,他在幕後推一把,也不過是讓一切稍微提前一點罷了,而且作為引領者,未必不能在最初的時候就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出來。這樣或許能從某種角度上避免資源的過度浪費,哪怕透過周方遠的手,能為全社會省下一個億的資源浪費,那他也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當然了,作為商人,說到底還是要賺錢的。
周方遠有愛國的心,但他也不會為此就放棄一切,該他賺的錢他還是要賺,但是該他有的責任心,他也會有。
……
“單車投放情況如何了?”
周方遠步入遠方集團總部大樓,一邊走一邊問。
跟在他身邊的是他在總部這邊的助理,平時他不在集團的時候,雙方是透過電話或者影片聯絡的。
“京城投放已經超過十萬輛,滬上和羊城加起來也已經超過十五萬輛了,不過周董,腳踏車廠那邊說他們的產能已經快達到極限了……如果還是這麼大的訂單的話,他們可能會需要增加生產線才行。”
其實兩個腳踏車廠合併之後,生產能力遠沒有這麼差,但腳踏車廠原本就有自己的生產計劃,現在一下子多出一個月幾十萬輛的訂單,那不是開玩笑的。
“可以,同意增加生產線,具體增加多少讓他們那個方案出來,你告訴他們,我會以最快的速度稽核他們的方案。”
“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