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經歷了30年“英國”統治的拉圖莊園最終又回到了法國人的懷抱。
所以現階段想要買拉圖,花費的力氣可能是最大的,因為法國人也有國民情結啊,拉圖剛剛才迴歸十多年,現在如果再次出售,法國人脆弱的神經說不定要受到多大的衝擊呢,這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實奧比昂倒也不是不能選,要知道,在1935年,米國紐約金融家克拉倫斯·狄倫在波爾多買下奧比昂酒莊時,酒莊已處於破敗的邊緣。七十年來,狄倫家族向酒莊投入大量資金。克拉任斯修復古堡,擴建橡木桶酒窖,在波爾多第一個使用不鏽鋼發酵桶。他的兒子道格拉斯·狄倫在艾森豪威爾總統時代任米國駐法國大使,回米國後先後任肯尼迪政府的副國務卿和財政部長。無論是外交官,還是政府部長,道格拉斯經常用奧比昂酒招待各國貴賓,將酒莊聲譽推向新的高度。
1958年狄倫家族成立了奧比昂酒莊的控股公司克拉任斯·狄倫公司,之後對酒莊不斷投資,建現代化發酵窖,實行葡萄品系選擇,修建地下大型酒窖,重新裝修酒莊。兩代人的努力,將奧比昂轉變為傳統和現代結合得完美的頂級酒莊。傳到第三代,克拉倫斯的孫女瓊安·狄倫是家族中最精心經營酒莊的一位。從七十年代她接手酒莊開始,奧比昂酒莊才在經營中獲利,使狄倫家族得以逐步擴充套件家族的葡萄酒王國,陸續兼併了佩薩克的其它三個頂級酒莊。瓊安先與盧森堡王子結婚,育有一兒一女,兒子侯貝·德·盧森堡王子與女兒。丈夫去世後瓊安與德·穆西公爵結婚。
侯貝·德·盧森堡王子童年時代便在酒莊度過許多愉快時光,有許多機會品美酒。18歲開始任酒莊理事,1997年進入公司的管理層,現在是奧比昂酒莊董事總經理,克拉倫斯·狄倫公司副總裁。身份地位實在是有些高了,如今的奧比昂的擁有者之中,居然還有一國王子。是,這年頭王室基本上都不行了,就算混得最好的英國王室,也沒多少錢可以花,和真正的大富豪是完全不能比的。但同時還要有一點需要注意,那就是王室成員這樣的貴族,有時候臉面是最重要的。
他們現在擁有奧比昂莊園,也算是很有名氣了,如果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算給再多錢估計對方也不會賣掉莊園,不然其王子的身份,反倒會收貨更多的嘲笑之聲,這對於堂堂王子殿下來說,想來也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所以經過多方的選擇之後,最終小李哥將目標放在了瑪歌酒莊的身上。
瑪歌酒莊的地位不用說了,其擁有者,是來自希臘的門澤普洛斯。
瑪歌酒莊有著漫長而富有激情的歷史。早在17世紀,其出產的佳釀就位列卓越葡萄酒的殿堂,名聲遠傳大西洋彼岸,米國開國元勳托馬斯·傑斐遜對其讚不絕口。酒莊的新帕拉第奧式的城堡也令人讚歎,被譽為是“梅多克的凡爾賽宮”。1855年,眾望所歸下,瑪歌酒莊被評為一級莊。然而到了20世紀70年代,受經濟衰退的影響,再加上幾個災難性年份,讓已遭受一些磨難的瑪歌酒莊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這時候,安德烈,這個希臘人站了出來。
1915年,安德烈·門澤普洛斯出生於希臘佩特雷,從小父親就堅持讓他們幾個孩子學習好幾門外語,將來走出國門去賺錢。安德烈因此掌握了包括英語和法語在內的六門語言。他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在畢業之後就去了遠東地區,透過進出口貿易積累了財富。重返歐洲後,他收購了在法國擁有80個連鎖便利店的費利克斯波丁公司,併成功將公司網點擴大到1600個。
安德烈是一個富有遠見的前瞻者。
1977年,波爾多葡萄酒還籠罩在經濟危機和質量危機的影響下,投資者對優質波爾多葡萄酒尚不感興趣。然而,安德烈還是毅然決然地買下了瑪歌酒莊。酒莊內宏偉的希臘式柱廊讓他想起了他的家鄉希臘,很快地,他就愛上了這裡。
在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安德烈迎難而上,投入大量資金完善酒莊建設。無論是葡萄園、酒窖還是城堡的建築,他和他的夫人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去改造。在葡萄園裡,他開渠引流,重新栽種了葡萄藤。他僱用了有“現代釀酒學之父”之稱的埃米耶·佩諾擔任酒莊的釀酒顧問。在埃米耶的指導下,他對酒莊的二牌酒瑪歌紅亭葡萄酒和瑪歌白亭葡萄酒的質量設立了更高的標準。到今天,瑪歌紅亭和瑪歌白亭已是令各大酒友追逐的佳釀。他還規劃修建了梅多克第一個大型地下酒窖,並引進使用新橡木桶,這對瑪歌酒莊葡萄酒質量的提升有著非凡的意義。
此外,安德烈對瑪歌酒莊的一大貢獻還在於他指揮部署了城堡的修復工作。早在1946年,酒莊的城堡建築就被列為法國曆史建築古蹟。在古蹟督察員以及著名設計師加持下,“梅多克的凡爾賽宮”又得以重現昔日榮光。
瑪歌酒莊業務重組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酒莊卓越的風土又得以完美地呈現在世人面前。1978年,瑪歌酒莊就成功釀出高品質的葡萄酒,這是安德烈努力下取得的碩果。不幸的是,短短兩年後,安德烈就與世長辭,未來得及享受瑪歌酒莊重生的快樂。在瑪歌酒莊漫長的歷史中,安德烈只短暫地停留了一瞬,然而,他對酒莊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卻深刻地改寫了酒莊的命運,為瑪歌的王者歸來打下了很好的鋪墊。
安德烈逝世後,其女兒科琳娜很快就繼承了父業。
科琳娜有著獨到的眼光,1983年,她聘請保羅·龐特利爾來打理酒莊。保羅是公認的釀酒天才,在他的管理期間,瑪歌葡萄酒保持在穩定的超高水準上。科琳娜身上最閃光的還有她的膽識和果斷。上世紀90年代初,科琳娜選擇與阿涅利家族聯營以規避風險,這一關係一直持續到2003年。當對方決定出售所持的瑪歌酒莊股份時,科琳娜毫不猶豫地收回所有股份,成為酒莊的唯一股東。
所以如今她是瑪歌莊園的唯一擁有者,沒有什麼政治背景,也沒有什麼歷史背景,更沒有什麼財團背景……算是最好入手的點。
小李哥看中了這一點,和周方遠一說,周方遠也覺得可以試一試,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收購活動就這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