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開始創立全球最高規格的“聯合國人居環境獎”。1996年提出“人人享有適當的住房”、“城市化程序中人類住區可持續發展”兩個發展主題。相關的“聯合國人居中心”、“聯合國人居委員會”“聯合國人居環境獎”等機構使這些概念在實踐中逐步展開。我國也在2000年在建設部主持下設立了“華夏人居環境獎”。
隨著人居環境與住區問題的研究,人們關注的角度和問題的深度、廣度都在不斷發展,包括城市環境、資源、生態、安全等內容逐步進入研究領域。“宜居城市”的概念走入人們的視野。
宜居城市建設與人居環境建設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關係,由於人居環境問題是在面臨城市居住擁擠、秩序混亂、質量下降等問題時提出的,因此,起初對人居環境的認識是比較具體而微觀的,如關注居住區、鄰里環境、居住建設專案等,而後,這個概念在學者們的關注下不斷發展,具有了更為廣泛而宏觀的內容。
宜居城市應該是經濟持續繁榮的城市,因為城市是區域經濟的組織、管理和協調中心,是經濟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種非農產業活動的載體。城市只有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先進的產業結構和強大的發展潛力,才能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和較高的收入,才能為宜居城市物質設施建設提供保證。
宜居城市應該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城市,只有在政局穩定、治安良好、民族團結、各階層融洽、社群親和、城市城鄉協調發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樂業,才能充分享受豐富多彩的現代城市生活,才能將城市視為自己物質的家園和精神的歸宿。
宜居城市應該是文化豐富厚重的城市,城市的文化豐富厚重有如下含義:歷史文化遺產豐富;文化設施齊備;文化活動頻繁;城市文化氛圍濃郁。只有具有文化豐厚度的城市,才能稱之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發揮城市環境育人造人的職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體素質。
宜居城市應該是生活舒適便捷的城市,生活的舒適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適,要有配套設施齊備、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網路發達;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如教育、醫療、衛生等質量良好,供給充足;生態健康,天藍水碧,住區安靜整潔,人均綠地多,生態平衡。
宜居城市應該是景觀優美怡人的城市,城市是一個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複合體,景觀的優美怡人是城市建設的基本要求。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協調,又要求人文景觀如道路、建築、廣場、小品、公園等的設計和建設具有人文尺度,體現人文關懷,從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應該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禦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溫疫,防禦和處理人為災害如大暴亂、恐怖襲擊、突發公共事件等,確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能力。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設的前提條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樂業。
然而上面這些要求,北桐市都是具備的啊、
先說經濟持續繁榮,這個的話,北桐是差了些,和也是被沒辦法的,北桐市最初是能源城市,經濟發展速度一度也愛國內排的上號。可後來隨著計劃經濟的停止,市場經濟的開始,北桐市的經濟發展一度完全停滯了下來,甚至還有倒退的情況,這個是真的沒辦法,內陸小城市,經濟發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實上就算是北上廣,也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才具備今天的成就,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稍微有一點變化,很可能就是其他城市崛起,而非是她們了。
再說社會和諧穩定,這個北桐市沒的說,小地方嘛,人心還是相對簡單的,一些鄰居之間的拌嘴,也當不得什麼大事兒。
文化豐富厚重,這一點,北桐市其實是不弱於人的,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北桐市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還曾是古代某朝的首都,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都相當的豐厚。
生活有舒適便捷,這個問題也不大,而且這一點,是報告裡最詳細列舉資料的。從空氣到水文,從溫度到氣候,報告裡蒐集了近二十年的資料,資料顯示,在全國所有城市之中,北桐市的空氣質量都屬於是前列的。固然這裡曾經是能源中心,汙染確實是嚴重。但隨著能源優勢不再,工廠紛紛倒閉,市府的領導者們,一代又一代的,堅定的改善北桐市的空氣和衛生情況,堅定的將北桐市朝旅遊城市的方向推動。
十幾年的時間下來,當年煤渣滿天飛的情況不見了,同時得益於三北防護林的存在,周方遠小時候還能看到的沙塵暴也沒有了。氣溫適宜,夏季最高溫三十出頭,冬季最低溫只有零下十多度,而且和南方潮溼的空氣不同,北桐市的空氣總而而言是乾燥的,冷也是乾冷,多穿一件衣服就擋住了,城市集中供熱也做的很到位,可以說北桐市已經具備了冬夏兩季避暑避寒的先決條件。
景觀優美怡人,其實和上一條是相連線的,北桐市市區內,大型公園有五個,如今還有兩個正在建設中,最後能有七個大型公園,三十多個小型公園,公共綠地更是有上千塊之多,保證每一個十字路口,都有一塊小型綠地,保證每一個小區門口,都有一塊小型綠地,保證從各個地方出發,步行五分鐘內,都能看到小型開放式的綠地。
這是市府努力的結果,這一點尤為重要,也是報告裡悄悄拍馬屁的重要環節。
公共安全問題,北桐市曾經有過,但如今也早就沒有了,地震、洪水、暴雨等天氣,周方遠從小到大也從未遇到過。
交通便利,是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之一,距離京城非常近,驅車不過三四個小時。醫療條件不錯,有數家三甲醫院存在,醫療水平還是可以的。教育力量,當然不能和真正的大城市比,但和同等級的城市比,絕對是不會差的,一所北桐大學,一所北桐師範學院,一所北桐技術學院,一所北桐藝術學院,還有諸如會計學院、衛生學院等等,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這樣一個城市,依託城市本身不錯的素質,開展養老社群的話。就近,京城其實就是最好最大的客源所在,市府的領導們看到這份報告後,第一時間就有了答覆。
市府是絕對支援這個專案的,更是拿出了大量的優惠條件,周方遠拿著這些條件,直接找到王子木,聯合遠方地產和遠方物業,以及王總的華泰財險,開始向銀行貸款,初期,就是十個億的起步資金,對於北桐市來說,這會兒絕對不能算是大手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