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說急救問題,是滴,是一個電話打出去,救護車呼嘯而至。可這裡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救護車的費用問題。醫院是有法律規定的,該怎麼做怎麼做,但救護車就不是這樣了。經常有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家庭,因為叫一次救護車就破產的,就問你怕不怕?國內的醫療,救護車的費用並不高,基本上是個人就能叫得起。而看病的話,基本上保證了人人能看病,就算是看專家號,也不見得就能貴到哪裡去。
米國則不然,米國的公立醫院,是可以按照上面所說的那樣,自付兩千元,剩下的全部由保險公司出等等,可問題是,公立醫院看病難的問題才是最現實的問題,你現在有病了,去掛號,好的,等吧,排隊排三個月。小病拖成了大病,大病直接拖死的,也不是沒有發生過。想要直接去了就能看病?可以,去私立醫院吧,但是保險裡面是否包含了相關醫院,那就是另一個說法了。只有真正的有錢人,肯花大價錢買昂貴醫保的,才能享受大醫院及時治療的優待。
普通人,真以為就那麼容易的就能享受到大醫院的治療?那要社群醫院和家庭醫生做什麼?
而且這裡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社群醫院和家庭醫生,一般來說,是不會給你開藥的。尤其是有抗生素的藥劑,根本不可能給你開出來。你如果是感冒了或者發燒了?醫生最多的建議就會讓你自己養著,多喝水,自己扛。實在扛不住了,去公立醫院排隊吧。
這就是米國醫療的現實。
現實如此,保險說的再天花爛墜又有什麼用?
奧觀海上臺後為什麼要搞醫療改革?要是米國的醫療制度,真的能覆蓋到每一個公民,能夠提供真正及時有效的救治,何必還要改革呢?說到底,還是醫療制度本身就有問題,而且這個問題還不好解決,所以奧觀海才會在上臺後,以總統的力量來推行醫療制度的改革。更有意思的是,即便以總統的力量來推動這個事情了,結果呢?取得的成績依舊不是很可觀。
反觀國內,惠及到每一個民眾的醫療制度,已經真的很不錯了。
總有人喜歡挑刺,但他們卻從來不考慮國內的體量以及發展時間。
“人均”,真的是一個很坑爹的詞彙,華夏有十幾億老百姓,人口數量是米國的數倍,在沒有人家那種全球吸血的能力的情況下,要保證醫療惠及到每一個人,說實話,周方遠都想不出這個星球上還有哪個國家能做得更好了。至於說北歐那些所謂的高福利國家,首先稅收就能嚇死人,其次人家人少啊,一個國家不如你一個省的人多,怎麼比?
咳咳……閒話扯遠了啊。
周方遠和王子木聊天,聊天的主要內容是保險,畢竟王子木做的就是保險行業。
而他今天和周方遠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還是希望能夠得到資金的支援。
華泰當然不缺錢,嗯,也不能說完全不缺錢吧,事實上沒有哪家公司敢說自己真的不缺錢花,就算是遠方集團,看似家大業大,正要花起錢來,那也是怕怕的。華泰呢,有大大小小的股東五十多個,其中不乏有國字頭的企業,還有一些國內知名甚至是在國外也有不小名聲的企業,這麼多的股東加在一起,華泰公司一時半會兒的,還真的不缺錢花。但為什麼還要尋求遠方集團的支援呢?很簡單,因為遠方集團代表了國內新興的網際網路產業。
華泰公司涉及的領域不少,華泰的50家股東多為實力強、規模大、效益好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覆蓋包括電力、電子、機械、石油、化工、冶金、有色金屬、建築、建材、煤炭、船舶、航空、鐵路、運輸、森工、製藥、輕工、菸草、紡織、房地產、旅遊、貿易、物資、糧食儲運等24個行業。可偏偏,這裡面沒有網際網路。這是不對的,一家公司,想要做大做強,就應該儘可能拓展自己的覆蓋範圍。不求專精,但起碼要有存在感。
網際網路是新興產業,網際網路公司是一批新興的力量,現在各種企業都在尋求進入網際網路的機會,華泰也不能例外啊。
考慮到一直以來和遠方集團不錯的合作關係,考慮到他們私底下的個人關係,王子木有這樣的想法,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華泰也有自己的優勢啊,良好的資產管理能力是華泰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華泰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專業化投資專案管理團隊。資金運用成績顯著,債券經營業績在全國金融市場保持領先地位。華泰多次被評為“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結算業務優秀單位”,2001年經財政部推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審定,成為保險業內第一家社保基金國債承購商。
所以說,如果能夠和遠方集團合作,那就真的屬於是強強聯合。
而站在周方遠的角度上來看,這也是一個機會,一個讓遠方集團涉足金融業的機會。金融業的水真的是太深太深了,再勇猛的泳者,那也是說淹死就淹死,根本不給你反抗的機會。只有坐上大船,最好是頂級遊輪,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華泰,不能算是頂級遊輪,但體量已然不小。再大的金融遊輪,人家也未必願意帶著遠方集團一起玩,所以華泰這裡,對於遠方集團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具體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去做,但口頭上的意向,兩人在今天的會面中,基本上就已經能夠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