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經濟非常非常的發達,國民收入是米國的兩倍,是真正的高福利國家。
以育兒為例:如果是純家庭主婦或在懷孕前工作未滿6個月者,在小孩生下來之前,挪威政府會發一筆生育準備金36000克朗(約軟妹幣29000元,用於購買嬰兒用品;而有工作的女性可以選擇不要生育補助費,這樣的話生產後就可以享有10個月帶全薪的育兒假,或把育兒假延至12個月,只領取8成薪資;小孩生下來後,01歲每月可領650克朗(約軟妹幣520元新生兒補助,13歲如果不送去託兒所而是自己在家帶小孩,每月可領3000克朗(約軟妹幣2400元。
另外,018歲每月還有營養津貼910克朗(約軟妹幣730元;如果媽媽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小孩,覺得照顧孩子壓力大,甚至可以向社會福利局申請免費的育兒協助員,社福局就會派專員到家裡來幫忙帶小孩,一週三次。
當然這一切的來源是高賦稅。
挪威的所得稅率從36%起跳,購物的消費稅分為食品類14%及非食品類25%,汽車的汽油燃料稅是80%。
這種稅率放在其他國家估計是很難想象的,但在這個國家卻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收入高,稅收也就隨著高漲,緊接著到來的,就是惠及全民的福利政策。
這個國家其實真的很有意思。
他們原本不是這麼富有的。
挪威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之一。
1970年代以前,這個北歐小國在歐洲其他國家眼裡,是一個貧窮落後的“歐洲農村”。挪威境內三分之二的面積都被冰川、山地、高原覆蓋,耕地少,糧食多靠進口,老祖宗傳下來的唯一生存本領就是在海上討生活——當海盜。所以早在維京時期,聰明好學的挪威人就已經掌握了造船術和遠距離航海技術,時至今日,挪威在世界航運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後來他們發現海盜這種無本生意不好做了,可是本國人口少,內需拉動不起來,於是開始做起外貿生意。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挪威利用傳統的海運業為交戰國運輸軍火和其他貨物,使本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但從整個歐洲來看,挪威仍舊是拖大家的後腿。
挪威人的命運在1969年12月23日這一天得到徹底扭轉,因為他們在北海發現了石油。當時挪威還沒有專門的石油管理及生產部門。於是他們用了3年的時間組建了自己的石油公司,然後全國上下一起努力把石油產業搞起來,使挪威石油公司成為世界最大的原油供應商之一,每年進賬400億美金。
至此,這個原本以海盜起家的北歐最窮國,來了個華麗大轉身,從一個海國、牧國、林國、馴鹿之國邁入了黑金帝國。
大自然似乎格外眷顧這個北歐小國,到了1998年,土地面積不過38.5萬平方公里的挪威發現了47個油氣田。以挪威現有的石油資源,530萬的挪威人即使不工作,也可以富足的生活150年。按理說,所有的爆發戶大約都需要用很長的一段時間來彌補貧困時期的匱乏。比如迪拜,有錢了就填海造島,建各種奇蹟建築;比如汶萊,發現石油之後,國王就揮金如土的建了一個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大皇宮。可是挪威卻與眾不同,它還是一如既往的偏安於歐洲一隅,過著恬淡而寧靜、傳統而樸實的生活。
當然了,也不是一開始就這樣的。
最初挪威剛暴富的時候,也曾因過度依賴石油而導致其他產業衰退。那時為了搞石油產業,所有的挪威人都跑到石油相關行業上班,魚沒人捕了,船沒人造了,各類工廠都倒閉了,整個挪威陷入了泥潭。
挪威政府痛定思痛,決定走一條與別的石油國家不一樣的路。1990年,為了緩衝油價波動對經濟帶來的影響,挪威成立了石油養老基金,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也就是這個養老基金的成立,讓挪威人從此邁入一個從搖籃到墳墓都能得到照護的烏托邦社會,他們擁有一套免費教育、醫療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
在世界其他地方,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往往是以他擁有多少來衡量,而挪威人卻是以他每年為國家繳納多少稅,為社會貢獻多少作為自豪的價值觀。但在挪威就不一樣了,他們願意繳納高額的稅金用於回饋社會,卻用步行或騎腳踏車來代替舒適的汽車;他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市面上卻不乏二手店和舊貨市場;他們搬家時喜歡用最經濟實惠的方式,“撿”和“借”紙箱;他們在圖書館喜歡手抄筆記,而不是大肆的影印資料。
在挪威街頭,隨處都可見用腳踏車代步的年輕人。
儘管,他們的國民收入是米國的兩倍,但在奧斯陸街頭卻很難見到一家奢侈品專賣店。驢牌和香奈兒,不是挪威人快樂的源泉,他們更喜歡用一座座綠意公園和古老簡樸的小屋取代拔地倚天的摩天大樓。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經常在新年賀詞中告誡人民:“不要過度消費,以免破壞環境。”
所以說在這個國家,無論是生活還是旅遊,你都能感受到一股安逸和寧靜之感。
習慣了鋼鐵叢林的人,來到這個國家,難免就會得到一種心靈被洗淨的感覺……事實也是如此,除了每晚必須的咳咳以外,白天的時候,周方遠和林月雅要麼就在街頭漫步,要麼就跟著旅遊團去貼近大自然。
因為對自然保護非常給力,挪威的自然景點非常的多。
比較有名氣的有這麼幾個。
羅弗敦群島,在挪威語中是“山貓腳”的意思,同時也暗指其領海拔地而起的一列險峻的島嶼——“羅弗敦之牆”。這堵“羅弗敦之牆”在西部峽灣與北海之間形成了一道長達160公里的屏障。墨西哥灣暖流使得這裡的冬季相對比較溫暖溼潤,每年從1月到4月末,大批的魚群會彙集到羅弗敦的淺岸水域產卵,每年這時就會有大量漁民湧入。
羅弗敦海島上的漁民少了,旅遊者和藝術家的數量卻增加了。那些創造了羅弗敦歷史的漁民的棚屋,成了前來度假的遊客們的假日居所。被羅弗敦日光所吸引的畫家們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在靠近斯沃爾瓦的斯維內亞,人們新近為六位瑞典畫家和兩位挪威畫家建造了一所“藝術之家”。
海爾西特,位於蓋倫格峽灣西側,和蓋倫格並稱為挪威的黃石公園,有非常遼闊的田園山景,清晨在半山腰俯視這山城,綠色莊園蒙上一層薄薄的白霧,那份恬適感讓人流連忘返。這裡也是一千多年以前維京人入侵英、法、俄等國的基地,所以可發現舊時農莊的遺蹟。
巴里斯川,索格納峽灣,挪威最長最深的峽灣,長達兩百多公里,最深處達一千三百公尺,有些地方垂直之山壁自海平面忽然升起達千公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教人驚歎。巴里斯川是索格納峽灣旁的小鎮,是幾個小峽灣的會合點,也是此區域重要的旅遊點與交通城市,遠處高山積雪終年不化,夏天山谷裡綠草如蔭,像是英格蘭的鄉村景色,又有點像是瑞士的湖邊度假村。
另外還有著名的四大夏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