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8.閒聊天 (第2/2頁)

型別片是沒什麼可說的,乏善可陳,內容單調枯燥,敘事手段單以……但他量大管飽啊,而且不用動搖,妥妥的爆米花電影。

可是觀眾在忙裡了一天之後,全加一起去電影院放鬆心情,想看的不就是這些輕鬆的電影嗎?真給他們來一部苦大仇深的,內涵深刻的,觀眾保管罵孃的。國產電影呢,在這方面其實真的差了不少,型別片,他不是簡單的山寨抄襲,而是將一個種類的電影,總結出了大致的流程和段落結構,然後創作者自己往裡面填充東西。不同的創作者,填充的東西肯定不同,最後呈現的效果就不一樣。

當然沒有直接抄襲那樣來的簡單,但也更加有看頭,不斷擴充一個型別的電影數量,這才叫型別片呢。國內要麼就是抄襲,要麼就是自己去總結,型別片的發展其實是非常滯後的。這會兒同事也代表了電影工業的發展滯後,電影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不是隨隨便便拿著攝像機拍下一些畫面就能叫做電影的。國內的電影工業發展滯後,電影水平普遍較低,除了少數真的有很深刻內涵的電影還算出彩,大部分電影不如米國不如好萊塢,說到底,是電影工業不如人家,是型別電影不如人家。

好萊塢那邊連動作片都開始朝型別片轉變了,動作效果也是越來越好,而國內的,也就喜劇片和愛情片還算過得去,其他電影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沒什麼發展,這就很足以說明問題了。

總結,總結一個型別的電影的特點,然後形成一條固定的結構,創作者直接在固有結構裡填充自己的東西,形成了一個型別的相似卻不相同的電影,這樣才能不斷吸引觀眾進入音樂,才能不斷推動電影工業發展。不然就是隻靠優秀導演,偶爾跳出那麼一兩步好看的電影,然後就是一潭死水,有什麼意思?

很有趣的一點,系列電影,往往其實就是型別片的初始階段。

像是周方遠重生前的囧系列和唐人街系列,就是這方面的代表,連出好幾部,仔細看看的話,其實每一部的結構都是差不多的,只是裡面的笑料和橋段稍微換了換,這就是型別片的雛形。只要總結到位,一直不斷的往下拍,就是一個型別片的成型。國產電影在喜劇片上本身就做的不錯,所有有這樣的成績是說得過去的。其他電影……除了愛情片還有什麼?歌舞片嗎?國內不流行。懸疑片?有好看的嗎?運動類的電影?能數得上號的也基本沒有。

所以這就是差距啊。

“遊戲改編的那個電影我也看了,真是不錯,小遠啊……我可以叫你小遠吧?”

三爺話鋒一轉說道。

“當然,您是我的長輩。”

“長輩不長輩的,就是比你痴長几十歲,”三爺擺擺手,“你的那個電影我看了,真的很不錯,雖然裡面很多劇情我看的有些沒頭沒尾的,不過到後面基本上也是看懂了。你們的三部曲計劃我也瞭解過,就是一個王子成長復仇墮落的戲碼,並不怎麼出彩,按照我最初的想法,這樣的電影,就算成功,也只能是小範圍的成功……但最後倒是我被打臉了,你們取得的成功,遠遠超出我的想象啊。你說,這裡面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難道就是特效好一點嗎?莫非脫離了特效就不能拍電影了嗎?為什麼我們的很多電影,明明拍的不錯的,怎麼就沒人喜歡呢。”

三爺是一輩子的電影人,他是迫切希望國內電影市場能健康發展的,不僅僅是市場大小,還關係到電影的拍攝,這是一個很全面的範圍。

“我年輕,三爺,我能說出什麼啊,”這麼大的話題,周方遠可不敢亂說,“不過按照我的看法啊,咱們國內的電影人,現在算是走入了一個歧途了。”

“哦?怎麼說?”

三爺來了點興趣。

“不知道三爺您對西方音樂瞭解嗎?”

“你說說看。”

“其實吧,如果您對西方音樂有些瞭解的話,就很容易看清裡面的問題。老外的音樂,其實從來注重的都是旋律,好好看他們的歌詞,簡直就沒法聽沒法看,說真的,同樣的歌詞翻譯過來的話,在國內估計都不能過審。但在國外就能過審,因為他們根本也不在乎那個,他們在乎的是旋律。咱們國內的音樂恰好是反的,咱們因為文化底蘊深厚,所以作詞方面是真的厲害,但譜曲方面就差了不少,所以很多明明很不錯的歌,在國內還廣為傳唱,到了國外就水土不服。

電影也是這樣。

國內的電影擅長講故事,一環套一環,一圈接一圈,這很好,但電影藝術,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就是一個放鬆的東西。絕大部分的觀眾要看的就是爆米花,我不要思考太多東西,我就是要爽,你讓我爽了,我就買票支援你。反之,不罵你就很給你面子了。咱們國內的電影,擅長講故事,也太過於注重故事內容,反倒是電影的節奏,以及觀眾的感官問題有時候就很容易被忽略。喜劇片大行其道,就是因為它夠爽。愛情是人類經久不衰的經典題材,所以也不會太差。至於說其他的……”

周方遠沒有再說,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故事講到了頭,老百姓不愛看,還是沒用啊。

最新小說: 醫神混都市 夜夜生香 商界巔峰 女神的貼身醫師 桃源神醫 重生七零當神婆 奇門醫仙混花都 女總裁的最佳女婿 皇族貴妻 叫我保安之王,我承受得起 傾城佳人 女神的絕世高手 重逢後大佬盯上了她的崽 我的抖音有仙界 開掛吧,醫生! 我的絕色美女老婆 閻羅醫聖 聽說她是校霸罩著的(最美不過小時光) 王者之校園修仙 剛上大學,我成了兼職奶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