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是參禪修煉,美好的香氣具有安神開竅功能,可以輔助修煉者達到入淨和正定。
再次是供神祭祀,已少有專門用於祭祀的優質香品,一些天然香料製作的用於輔助修煉、陶冶情致的香品可以兼作祭祀用香。多見的“祭祀專用香”大都只是在包裝、名稱上對祭祀主題有所標註。例如,有的標明所敬奉的神明:供佛香、觀音香,財神香等;有的標明所求拜內容:祈福香,吉祥平安香等等;有的標明敬香地點:五臺山、普陀山等等。至於香的品質,則良莠不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是養生祛病。類香品的原料,尤其是高階品的原料,多為天然香料和中藥材,可依據功效的不同細分為不同種類,每一種香品都有相應的特定配方和製作工藝。養生祛病類香品重在配方、用料和製作工藝,至於外形則可以多種多樣,不拘定式。例如:防止瘟疫的香品:多為薰燒類的線香或盤香;改善睡眠的香品:可以是填充特殊香藥的香枕、香包,或是薰燒用的線香、盤香。
所以說,香肯定是有用的,對人也肯定是有好處的。只是它的好處不明顯,也不夠強烈,而且說實話,這東西就和食補似的,你得經常用,長期用才能看見效果,不然就是白白浪費錢。
至於說香的好壞……
大馬哥在給他們介紹的時候就說了,所謂的心誠所致,只要你內心平靜,什麼樣的香都是好香。
不過這話就是偏偏外人罷了,就算是周方遠這個完全不懂香的人都知道,香肯定是有非常嚴格的好壞標準的。
周方遠突然想起來,自己前世好像看過一篇文章,裡面討論的內容就是某些香友認為燒燃香灰不斷的就是好線香。
這個說法對不對呢?
很簡單,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反正周方遠覺得這個說法是錯的。
先討論一下為什麼有的線香燃燒的時候香灰不斷?一般這種情況出現,只有兩種可能。第一是確實香料中的含油量達到了一定了程度,會出現自然打卷的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惠安系的線香中,但是星洲系及國香海南線香的打卷就比較少,難道你能說香星洲系的線香就不好?這顯然是不對的。第二種情況就是人為因素了就是混入了多少粘合劑,如果粘合劑的混入比例高導致了線香打卷,難不成我們說他是好線香嗎?這顯然也是不對的。
所以不要被商家的宣傳迷惑。很多商家過量新增粘合劑超過20%然後告訴消費者打卷如何如何,這完全就是在矇騙消費者呢。線香是否打卷不是衡量沉香線香好壞的唯一指標,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指標可以用來做衡量。
品聞線香味道。
跟沉香一樣,還是要去直接的感受線香的味道,香氣才是騙不了人的。所以不用聽別人講,先去聞一聞,自己感受味道是不是讓你感到舒服,好線香沒有明顯的異味,能感受到淡淡的清香香氣,不刺激、不強烈。如果這時候你聞到了強烈的香氣甚至化工香的怪香,那麼這線香一定是有問題的。接下來就是燒聞在燃燒過程當中有雜味,煙火味,只要是讓人不舒服的味道肯定都逃不過,所以香在直接燃燒時香氣是否純淨,原材料等級是否高,體感是否舒適都是判斷線香好壞的標準。
然後是看線香的外觀。
香的外觀,有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是顏色,如果你所看到的線香是鮮紅、深黑、極黃等怪顏色那麼這種線香肯定是有問題的,很大機率會是染色香,切勿購買。第二呢是看外觀,真正的天然沉香粉製作的線香,外表一定是毛糙的。越光滑越規整的線香一般都含有一些不好的成分,比如用石頭粉、化學膠、硝酸鉀為粘料做出來的。所以這一點也很重要,真正的天然沉香粉製作的線香比較粗糙,也不會很筆直,顏色很樸素,輕輕一辦就斷。
最後是檢視香韻是否有層次。
真正的好沉香線香,過了新香製作期後,一般自然醇化2個月左右,那麼此時點燃,聞之,香氣一定是層次分明的,除了在剛剛點燃的時候有點火氣,接下來就會轉韻,那麼這時候的香韻就是幽遠、甘甜、醇厚的。所以有無香韻、層次是否分明也是分辨一款線香品質的重要指標。
而且聞香還有方法呢,聞線香你不要湊著鼻子去聞,那樣太蠢了,更何況剛點燃線香的時候是不會有香味的,就算聞了也是白聞。
這個時候先要插香座,不要去聞香味,還有一個就是品線香不是拜佛,不要放很高供起來,而是應該放在比較低矮的桌子上,待線香燃燒片刻,就可以開始細細品香了。這時候香味會慢慢鑽入鼻中,不需要靠近聞,點線香的時候要保持室內通風,這樣更適合香味的擴散。
總之,聞香賞香的這個行為,說起來簡單也簡單,複雜也複雜。有錢人或許可以不用在原材料方面過多的費神,畢竟只要錢到位了,肯定是能買上好東西的。但買回來以後呢?如果品香,如何賞香,如何從香裡面尋求到寧靜和平和,這個就很不容易了。而且這種玄而又玄的東西,有時候就講究個天賦,入了,懂了,那就是行了。入不去,懂不了,買再貴的東西也是毫無意義。
反正這玩意兒吧,對於中年人來說挺合適的,老年人也不錯,年輕人……周方遠不說別人,他自己是肯定沒那個心思坐下來賞香的。今天來大馬哥這裡了,賞一賞也就算了,改天回去後,他估計就會把這個事情丟到腦後了,因為不喜歡,所以基本上沒啥興趣,又不適合投資,最終結果就只可是賞過一次就成了沒事兒人,反正這東西和他本人估計是沒啥交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