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漫畫的特色之處在於,其本身是孕育於悠久而厚重的歷史,以及繪畫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至清末民初嶄露頭角的。隨著報刊的出現,漫畫直觀的諷刺及對社會政權的辛辣批判內容,成為一種特殊的“武器”而發展為一獨立的畫種。
鴉片戰爭後,當時的華夏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局動湯社會。
恰逢19世紀末,歐洲石印技術傳入我國,各政治派別為了宣傳各自的政治主張,紛紛運用石印,大量創辦報紙和畫報。這一時期,大批畫報和報紙大膽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揭露清政府的腐敗和暴行,而他們的宣傳手段並不止於文字及標語,更利用漫畫來表達救亡愛國的思想,如滬上的《俄事警聞》、《神州畫報》;花城的《時事畫報》等報刊,就刊載了不少反列強侵略、反清政府封建統治的漫畫。
這一大批諷喻時事、反封建、反列強入侵的漫畫迅猛發展,促使到了辛亥革命前後,漫畫畫種便得以確立。
如果從清光緒二十四年謝纘泰的《時局圖》和清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的反帝漫畫算起,我國漫畫從獨立到發展,可說貫穿整個20世紀。
而後多年,漫畫的發展基本上就是起起伏伏的,有時候會比較輝煌,有時候又比較沉寂,畢竟這一百年……真的是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的百年,從飽經磨難到砥礪前行,每一步都很艱難。國家尚且如此,人民尚且如此,漫畫,必然也是如此。
一直等到1978年,我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文藝終有才有了廣闊發展的空間,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這才是根本。
華夏漫畫,從此開始,又進入了繁榮興盛的另一時期。這時期的漫畫作者,十分注意定位和自身任務,因此出現為數不少的歌頌漫畫,反映當代改革開放的程序和現代化建設,使漫畫在改革開放時代中,仍然保持著針砭時弊的輿論監督作用。此時,整個漫畫創作氣氛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1979年,《人民日報》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創刊號,各地的漫畫報刊也相繼問世,同時各地紛紛成立了漫畫學會和研究會。1982年,第二屆全國漫畫展覽在與第一屆展覽相隔十幾年後得以舉辦。1984年,漫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參加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標誌著漫畫這一藝術形式在新時期的獨立和成熟。
此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陸與寶島港島、國外的漫畫交流逐年增多,在漫畫理論研究方面,也建樹頗豐,發展態勢愈見成熟、詳盡。
90年代以來,漫畫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除了固有的諷刺、歌頌功能外,還具有教育和知識認知作用,同時加強了漫畫的娛樂性和陶冶性情的功能;幽默漫畫、科學漫畫、世象漫畫、廣告漫畫等都得以發展,也受到讀者的歡迎。此外,漫畫的取材範圍更加廣泛,開始從多方面、多角度開掘題材,不再侷限於階級鬥爭,呈現出豐富多樣化的面貌。
但是讓人有些嘆息的是,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裡,國內漫畫以及整個動漫產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大量的人才外流,這是最讓人心痛的。可是沒辦法,當時這個國家,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做,有太多太多重要的領域需要大力發展。漫畫、動漫,這麼一整個巨大的產業,對於當時的國家來說,絕對不可能成為發展的中心,這和國家、民族的復興方針是完全違背的。
所以人才外流,只能說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再往後,就是21世紀了,21世紀的國產漫畫主要流傳於網路,由於21世紀的漫畫人才短缺和一些錯綜複雜的原因,我國漫畫正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瓶頸期。21世紀的國產漫畫主要為仿日式漫畫的風格,這也說明我國漫畫正在艱難的探索,但是今天,仍然有非常不錯的漫畫,包括敖幼祥的《烏龍院》、張小盒系列、貓小樂的《貓三狗四》、炎龍紫緒的《神探肖羽》等。網路上以默的《春哥傳》、羊角狼毛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最為出名。
但是國漫還存在很大的問題。
今天的80後,90後,乃至於為阿里的00後,生活在一個流行文化大爆發的時代。
從《貓和老鼠》到《EVA》《高達系列》,再到《刀劍神域》《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其實並不缺乏優秀的動畫去觀看。
所以,我國的動漫愛好者,有一個良好的觀影基礎,對國產動畫的質量,會有一定的要求。這對於國產動畫來說,是一件好事。因為動漫是一個複雜的產業,而且在我國,又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對於這樣的一個市場,我們需要包容,但也必須要有一個嚴格的態度,才能督促它的進步。
尤其是對於大部分普通觀眾來說,他們的趣味,決定了市場的創作傾向往哪一種方向傾斜。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們的意見非常重要,因為在創作領域,有好的觀眾,才會有好的作者和好的作品。從某種程度來說,國產動畫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動漫愛好者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國產動漫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實話說,國產動漫,仍然缺乏的太多。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扶桑那邊,聲優是一個完整的職業體系,人們可以透過一些優秀的動畫,認識一些優秀的聲優,不說扶桑本土的觀眾了,就是咱們這邊的觀眾,對很多聲優也是如數家珍,經常會因為一批聲優聚集在一部番劇中,就能吸引很多的觀眾觀看。而在國內,有幾個我們能叫得上名字的著名聲優呢?
缺錢,缺人,缺技術。這是國產動畫的一個客觀問題,任何人無法迴避,上個世紀最後幾年的人才流失,不是簡單的人才流失,是一種更接近於傳承斷絕的程度。
明珏姐想要做國漫,周方遠作為重生者,他很清楚,就是在十幾年之後,國漫也只是剛剛有所起色,還完全達不到真正崛起的程度,所以明珏姐想要做,周方遠是支援的。不過在支援的同事,他也希望明珏姐能夠看清楚市場,不會被現實傷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