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什麼,用比較書面化的方法來解釋的話,流量就是通常所說的網站流量,也就是指網站的訪問量,是用來描述訪問一個網站的使用者數量以及使用者所瀏覽的頁面數量等指標,常用的統計指標包括網站的獨立使用者數量、總使用者數量、頁面瀏覽數量、每個使用者的頁面瀏覽數量、使用者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說的更加簡單一些,流量,其實就是使用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網際網路都是流量為王的。當年網宜和其他入口網站的競爭,就是流量之間的競爭。遠方遊戲第一款遊戲《大話西遊》的團隊是怎麼來的?其實就是透過流量交換,從網宜手裡換來的。網際網路早起,講究一個流量為王。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當時網際網路剛剛起步,網民數量稀少,誰的使用者多,誰就能壓倒對方,所以在早起,流量是最重要的。然後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網民數量越來越多,主流網站已經很難透過使用者數量來壓倒對手的時候,渠道就變得重要了。而且渠道,也是流量變現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網際網路企業如何賺錢,這就是如今這個時代的主流。也就是所謂的渠道為王。
等再過幾年,網際網路進一步發展,使用者群體開始進一步細分的時候,內容就成了決定因素,有好的內容,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渠道就能展開,流量變現,公司股價上升,這就是未來的內容為王。
不過,流量為王也好,渠道為王也罷,就算是後期的內容為王,說到底,還是要看流量。
最起碼的,你得有足夠的力量,你才能進行後面的各種操作。
流量變現!
這個是最重要的。
所謂的流量變現,是指將網站流量透過某些手段實現現金收益。在網際網路行業,有這樣一個公式:使用者=流量=金錢。要實現流量變現最重要的就是有足夠的流量,網站流量指網站的訪問量,是用來描述訪問一個網站的使用者數量以及使用者所瀏覽的頁面數量等指標,常用的統計指標包括網站的獨立使用者數量UV、總使用者數量、頁面瀏覽數量PV、每個使用者的頁面瀏覽數量、使用者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有了足夠的流量還需要強大的變現能力,因此流量變現的關鍵在於流量和變現方法。流量的關鍵就在於推廣方式和使用者粘性。
具體流量變現的方式各有千秋,總體上分為廣告類、增值服務類、購物類、流量分成。
彈窗廣告變現,這種方法適合垃圾流量網站,這是最低階的流量變現方式,沒有任何技術和資料分析,適合垃圾網站使用,一般來說,這種網站的流量價值本身就很低,流量來源沒有確定目標,假如你網站有流量,但實在是找不到變現的方法,可以採取這種方式。
然後是廣告聯盟變現,這種方法適合內容文章網站,對使用者體驗的影響不是很大,最好的當然是谷歌聯盟,廣告匹配很好,其次是白度聯盟,這種流量變現方式就具有一定的定向性,與網站本身內容契合,文章內容與廣告互補。
再然後是定向銷售變現,這種方法適合購物產站,來購物或者產站的流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他在瞭解某個產品,說明他對這件產品有興趣,將來有購買的慾望,這種流量價值較高,流量目的性很強,一般都會產生消費,是高階流量的典型代表。
再往後是增值服務變現,這種方法適合權威站,權威網站回頭客多,品牌忠誠度高,會員活躍,這些會員認同網站的價值,會經常訪問或者發表見解,對於網站的增值服務,很多都會購買,這種流量變現的方式不同於前面三種,前面都是為他人做嫁衣,流量最終都引導到別的網站上面去了,而增值服務變現,直接讓流量的價值實現最大化,就地消費,就地轉化,是流量變現的高階形式和最終目的。
以上四種流量變現模式,流量價值由低到高,變現方法也由淺入深,根據網站的定位和流量的來源,不同網站採取不同的變現方式,只有充分的對流量進行分析和資料探勘,才能將網站的每個流量的價值最大化。
還有一種方法叫做流量分成,主要是正版音樂和彩鈴等等業務。
總之,在Web2.0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顯示性廣告、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搜尋廣告將成為未來網際網路廣告的三大主線。資料顯示,全球2014年的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市場達到了60億美元,而搜尋廣告則將達到250億美元之巨。雖然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仍需要整個網路環境支援,但隨著蘋果等智慧手機強勢進入主流市場的趨勢,在移動網際網路上投放廣告已經成為廣告主的新選擇。
移動搜尋流量日前在於變現能力比較差,日前無線上面的變現能力可能只是PC上的十分之一,這樣對很多網際網路公司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在做無線產品的時候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當然這些都是原時空的而是情了,當時的地球上,網際網路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程度,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說法。而現如今呢,網際網路還處於渠道為王的階段,周方遠之所以要把美團弄出來,也只不過是為了搶個先罷了。
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的各種APP,基本上原時空比較重要的那些APP他一個都不願意放過,當然了,人力有窮時,而且錢是賺不完的,周方遠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難看,吃相太難看的話,對誰都不好,對於周方遠自己來說,也未免有些太丟面子了。說到底,他也只是為了讓遠方集團的網際網路生態鏈更加完美罷了,若非如此,他也實在是沒有必要去搞什麼美團。
網際網路生態,生態這歌概念來自於生物學,是指一個由不同型別生物種群及其所處環境透過相互支援與制約而形成的動態平衡的統一整體。大至一片樹林、一個草原,小至一個池塘,都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
商業生態系統中的構成,包括個體消費者,生產企業,以及個體和組織形成的子系統,行業、行業聯盟,個體、組織和系統成員之間構成了生態鏈,類似於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處在價值鏈的一個環節兩端的單位是利益共生關係,多個共生關係形成了商業生態系統的生態圈。鏈圈式整合形成生態系統的存在基礎。商品、資金和資訊等透過生態圈和生態鏈在生態系統中流動和迴圈。商業生態系統就是建立在此基礎上的一個高度整合的系統。
而網際網路生態呢,就是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核心,以使用者價值為導向,透過跨界縱向產業鏈整合,橫向使用者關係圈擴充套件,打破工業化時代下產業邊界和顛覆傳統商業生態模式,實現鏈圈式價值重構的生態體系。
美團在網際網路生態中,有著不小的價值,所以周方遠才會專門弄出這麼一個賺不了多少錢,看上去好像也沒什麼價值的軟體,實際上美團這個軟體的存在,對於聯通整個生態鏈,都有非常明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