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挖人好說,給錢就行,國內挖人……說實話,很多學者教授專家,他們是不願意脫離學校來一個私企工作的,但是金錢開道,可謂是無往而不利。不是說國內的學者就貪財,國外的學者就不貪財了嗎?不貪財的哪都有,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的同樣比比皆是,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只不過國外的專家學者,生活質量相對來說要好一些,而國內呢,不得不承認,在大力發展經濟的今天,國內的大部分學者專家的生活水平其實是挺一般的。
這不能怪國家,畢竟國家積貧積弱已經多年,想要迎頭趕上甚至反超,必須要有所側重。如今國家的發展中心在經濟領域,科研領域雖然也從未放下過,但難免有有些疏漏。事實上,直到周方遠重生前的那些年,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起來了,對於科研領域的重視程度才開始逐漸增加。之前的話,不是不重視,而是國家沒能力重視。
基礎建設,軍事建設,經濟建設……國家以及政府需要重視的東西太多了,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就難免會有一些疏漏的地方。而周方遠就是抓住這些疏漏,挖了一批高校教授,這些人的水平都是過硬的,周方遠在很多年後想起來,都感覺自己是佔了國家的便宜了。
而譚建英教授,作為北桐大學的教授,在國內其實不算是多麼有名氣,只是因為北桐大學一直是北桐玻璃研究院的重要合作伙伴,所以就顯得比較突出了。
最初他只是普通的專家之一,在國內那些大教授大專家,以及國外的專家學者面前,只是弟弟級別的存在。
不過他在科研領域有不錯能力的同事,在管理方面也具備不錯的素質。
當然了,如果僅僅是這樣,還不至於周方遠對他如何的重視,說到底,還是之前的管理人員問題太嚴重了。
北桐玻璃製造公司之前的總經理,周方遠對他是那麼的信任,可結果呢,此人中飽私囊,利用公司的渠道為自己謀利。
說實話,周方遠自認為對管理層和研究學者已經給足了待遇,所有入職的學者都會得到一套德運佳苑的住房,而是僅次於樓王的待遇,是,北桐只是小城市,和北上廣不能比,但作為北桐如今最好的小區,德運佳苑的房子無論是結構還是質量,再到小區管理,都是頂尖的,這樣的房子,只要稍微儲存幾年,價格就能翻番。而且除此之外,周方遠給的各種獎勵和福利也是思不好不差,甚至比之國外的一些大企業也是差不多的。
管理層也是如此。
可之前的總經理,卻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讓周方遠很是不滿。
但考慮到雙方其實多少有一些親屬關係,雖然並不親近,但也並非完全陌生,所以周方遠並沒有乾淨殺絕,而是收回對方手中的股份之後,然後將其逐出了公司,能做到這一點,周方遠已經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了。
在那之後,周方遠就開始尋找新的高層管理人員,就是這個時候,譚建英教授突然站了出來,表示自己想要成為公司的ceo。
北桐玻璃研究院目前還是掛靠在北桐玻璃製造公司之下的,並沒有完全獨立出去,所以當他表示想要進入管理層的時候,周方遠最初還是很遲疑的。
只不過暫時沒有更好的選擇,於是周方遠想了想,決定給譚建英教授一個機會,然後和對方好好的聊了聊。
不聊不要緊,一聊才知道,原來譚建英教授也是當年青華大學的高材生,還去國外留學了幾年,回來之後,進入北桐大學成為教授的同事,他也沒有忘記學習,不僅自學多門外語,還同事學習工商管理方面的知識。高階知識分子和普通人的差別在哪裡呢?周方遠覺得,高階知識分子的頭腦更加靈活,不僅知識面更加豐富,而且學習能力遠超一般的普通人。幾年下來,譚建英教授雖然並沒有尋求專業的職稱或者學歷,但他的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
周方遠和譚建英教授簡單聊了聊,感覺此人的能力當真是不錯,最起碼眼光是足夠寬闊的,於是就聘請他暫時成為了北桐玻璃製造公司的總經理。
而後,這段時間他的表現也很不錯,不僅將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條,在研究院方面,他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如今周方遠已經沒有將譚教授換下去的想法,他決定繼續讓譚教授擔當玻璃公司的總裁。
這個決定,得到了玻璃製造公司不少人的擁護,顯然,譚教授作為管理者,在玻璃製造公司也擁有了一定的人氣,得到了下面員工的認可。
周方遠今天來玻璃製造公司,就是譚建英教授全程陪同的,他像周方遠介紹了研究院的各種最新研究成果,遊戲是國外已經有了的,研究出來只是填補國內空白,而有一些,是國外目前都還沒有研究成功的,當然研究院這邊也還沒有成功,但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周方遠越看越滿意,全程都是不停的點頭,以表達自己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