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王朝慶曆四十二年,十月初九。
同濟王朝的王宮外,宗廟中,同濟王朝君王,率領文武百官一同進宗廟。
宗廟本是同濟王朝王室最莊嚴的地方,但是今日,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一抹苦澀。
“拜先祖,君王請!”
一個大太監,從一側走到宗廟前,在宗廟駐守了三十年的太監,對所有的禮儀都熟記於心。
只看到他一臉鄭重,高聲宣道。
同濟王朝的老君王,身著龍袍,頭戴冠冕,蒼老的面龐上帶著難以捉摸的沉重表情,在聽到太監的聲音後,一步一步緩緩走進宗廟大門,面對裡面眾多先王靈位,跪拜而下。
“禮~~~畢!”
太監的聲音再度響起,極為雄渾,一點也不像內侍之聲。
“拜先王,百官入!”
文武百官以朝堂站立順序一一踱步而入,恭恭敬敬地跪下。
“禮~~~畢!”
太監拉長了聲音,恭聲道。
“祭~~~先王!”
兩隊宮女,託舉著玉盤,玉盤晶瑩,上面擺放著瓜果時蔬,然而每一個宮女都穿著孝服。
同濟王朝的老君王站起,轉過身來,面向跪拜的文武百官,高聲道:“同濟王朝享運三百四十二年,朕即位四十二年,不敢說聖明,倒也無功無錯。然武周王朝仗勢欺人,亡同濟王朝之心已決,朕不能苟且偷生,願在先王靈位前自裁謝罪!”
一柄寒光閃閃的匕首,由宗廟大太監從廟後請出。
老君王面不改色的接過匕首,毫無猶豫,匕首對準自己的咽喉,閉上雙眼,腮幫子猛地一顫,顯然老君王緊咬著牙關,心有不甘。
隨後狠下心來,用力的一抹匕首。頓時,一滴滴鮮紅的血液落下,十分詭異的滴落在地面上,消失的無影無蹤。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但是跪著的文武百官,卻沒有一人敢抬起頭顱,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血腥味。
大太監小步走到老君王身前,面露不忍,此時看向老君王漸漸沒了聲息的軀體,哀痛高聲道:“陛下駕崩!慶曆四十二年終!”
文武百官的身軀不斷顫抖,一個個伏首不起,知道隨著大太監的話落下,同濟王朝將迎來新的君王,或者說迎來同濟王朝最後一個君王。
他們十分清楚,老君王不願意做亡國之君,所以一早就決定讓太子即位,如此一來,老君王就可以心安理得的離開人世。
“謹遵陛下遺詔!立太子即位,年號改為慶安年,欽此!”
大太監聲音悲痛,他也清楚,所謂太子即位,不過是被老君王推出來當亡國之君的人選罷了。
“該死的老東西!”
文武百官中,低頭跪著的太子臉色頓變,怒火衝出,雙目發出惡毒的眼神,死死的看著已經沒了聲息的老君王。
“太子殿下,還請登基!”
大太監撇了太子一眼,搖了搖頭,隨後深吸口氣,大喝一聲,隨後右手搭在太子肩膀,將太子從地上扶起。
至始至終,他都沒有看向下方的滿朝文武。
在他眼裡,同濟王朝已經隨著老君王的自裁而消逝,太子即位也好,不即位也罷,反正武周王朝就快打進來了。
下方跪伏著的文武百官,悄悄抬頭,看著太子起身,一個個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陛下,前方三十里的城池就是同濟王朝的王城!”
在同濟王朝的官道上,兩支大軍正在快速行進,每一名士卒都彷彿身輕如燕,大步奔走,儘管急速行進,依舊氣不喘,身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