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跟著搞事情是最觸不及防的。
兩個中單選手的隔空“互動”也算是給平靜的賽場帶來一絲歡樂。
天幕戰隊的陣容已經確定了,現在就剩下P1戰隊的最後一選了。
P1戰隊的最後一選久久都沒能選出來,在鏡頭中,可以看到P1的教練和隊員在商討著什麼,就連大魔王也參與其中。
最終P1戰隊在選人時間即將結束的時候,才匆匆鎖定了一個塔姆。
塔姆這個選項看來是比較忌憚蘇晨的妖姬,有了塔姆在,保護能力自不必說。
至此,雙方的陣容已經確定了,經過英雄互換之後,雙方的陣容如下。
藍色方 TM戰隊 VS 紅色方 P1戰隊
上單:傑斯 VS 劍魔
打野:盲僧 VS 酒桶
中單:妖姬 VS 辛德拉
下路:卡莎 VS EZ
輔助:牛頭 VS 塔姆
遊戲進入讀圖介面。
這把遊戲比較有看點的應該是中上兩路,因為很考驗個人操作水平。
如無意外,這場比賽會有兩個人能讓觀眾們永遠記住。
鏡頭給到了雙方的粉絲畫面。
天幕戰隊這邊的粉絲,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從男人、女人,大人,小孩,國內,國外的都有,可見天幕戰隊的粉絲群體包容性是很強的。
P1戰隊的粉絲則是亞洲面孔巨多,從鼻子和臉型不難看出都是他們國家的人。
這個時候,如果再說遊戲無國界,那就有點諷刺了,因為來看比賽的基本都是支援本土戰隊的,而那些沒有支援戰隊的觀眾,基本上也不會專門弄出一些粉絲應援牌。
雖然現實中,基於規則,俱樂部的確並不歸屬某個國家,但粉絲是有國籍的,選手是有國籍,甚至是老闆也是有國籍的。
自然而然的,人們也願意把戰隊看成是有國籍了。
這和歐洲的隊伍不一樣,歐洲的國家都比較小,人口也比較少,他們一個國家還真有可能湊不出五個有天賦的選手來。
所以在歐洲的隊伍中可以看到隊伍來自不同國家,甚至有的隊伍五個隊友加教練可能都是來自不同的國家,這也就造成了俱樂部的這種規則。
但這種情況對於LCK和LPL來說卻不是問題,LCK作為電競人口大國,他們的電競選手非常多,質量也好,根本不愁找不到選手,也不需要去請外援。
而LPL基於華夏的十幾億人口,自然也是不缺選手的,只是部份俱樂部老闆為了戰隊出成績,在規則之內選擇引援罷了,不過近年來引援加了各種規則,慢慢的也就更偏向於發展本土選手了。
現在站在最高舞臺上的兩支戰隊,他們都是來自本土的選手。
所以很多觀眾把這場比賽看成是兩個國家隊的比賽。
某些東西,一旦上升到國家的高度就會吸引很多人來圍觀。
就好比現在的華夏,一些原本不怎麼關心LOL圈子,甚至是不玩LOL更有甚者是連LOL都沒聽過的人,在這一次TM和P1戰隊比賽鋪天蓋地的廣告下也開始關注這兩支隊伍的比賽了。
來自DOTA的玩家此時也關注起這個兩個戰隊的比賽,這遊戲是有鄙視鏈的,DOTA大多數玩家看不起LOL的簡化操作,他們的國際賽事幾乎包攬了各種冠軍,而LOL苦苦支撐多年,在上一年才拿到一個冠軍,還是有兩個韓援的隊伍。
所以他們依然還是看不起LOL群體,今年聽說是個全華班進了決賽,對抗的是LOL圈裡公認的來自LCK的強隊P1。
這場比賽自然也就吸引了他們的關注,如果今年LPL輸了,他們也會加入鍵盤大軍,噴LOL的這群職業選手沒實力。
如果贏了,內心自然是開心的,只是表面上也要裝作不在乎,才拿一個冠軍算啥,起碼得年年拿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