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眾人欣喜,連忙七手八腳地把行李和物資都放上了牛車。
沒了行李的負擔,眾人走起來就輕鬆多了。
雖然眾人還不是很適應山路,特別是走路的時候踩到各種硌腳的石頭特別的難受。
不過這也比之前背那麼多東西好太多了。
在老農的幫助下,眾人只花了一個多小時就趕到了林寧壩村。
剛進村,就引來了許多好奇的目光。
這些目光大多數都是來自孩子的。
這些孩子身上的衣服都有點老舊了,甚至有的孩子還光著腳在地裡跑,要知道這裡的地可是有很多石子的,蘇晨他們一路走來穿著鞋子都硌得腳生疼,他們居然有小孩子光著腳在跑。
蘇晨他們一身鮮豔的紅色志願者服裝與這群孩子們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農對一個半大小子喊道:“小武,快去學校告訴徐校長,村裡來客人了,讓他準備一下接待。”
老農說完又對一個女孩喊道,“小敏,你去叫村長。”
兩個小孩聞言撒腿就跑,當然還有不少個頭矮小的都跟在牛車邊上看稀奇。
蘇晨他們一言不發,靜靜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
這裡實在是太落後了,幾棟毗鄰的破落瓦房,這些屬於上個世紀,甚至說是解放前的建築都不為過,因為實在是太破舊了。
唯一好一點的,也就是一間平房,但是平房的頂也僅僅是一層薄薄的水泥板。
薄到何種層度?就這厚度放在城市的房屋裡絕對會被說是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
但是在這裡,它卻是村裡最豪華的房屋。
不一會兒,老農帶著蘇晨他們一群人到了村裡的學校。
學校門口用木板寫著“林寧壩村小學”幾個大字。
學校的地理位置還算不錯,應該算是村裡的最高點,下雨什麼的應該不會浸水。
不過近年來貴州還發生過乾旱,所以降雨量就可想而知了。
徐競生,林寧壩村小學的校長,他來這個地方已經三年多了,曾經一度想過離開。
但是一想到自己離開,這裡的孩子就沒有老師了,孩子們要上學,那就要步行幾十里路到縣裡去上學,路途遙遠,山路崎嶇他也不放心。
所以徐競生就一直留在了這裡,此刻他正在寫著文章,上一次他發表的文章被刊載到了人民日報,他獲得了一筆稿酬。
雖然稿酬不多,但是足以讓他去縣裡給孩子們多買幾本練習冊,多買幾本課外讀物了。
他會的東西不多,也就能寫幾個字,賺點小錢,但聊勝於無。
“老師,老師……”這時一個孩子的聲音打斷了徐競生的思路。
“小武,又怎麼了?是不是你們誰又去山裡掏鳥窩被打了?”徐競生放好手中的鋼筆,笑著轉頭。
小武喘著氣,一邊說道:“外面來客人了,太爺讓你去迎接咧。”
“哦?是縣裡的吳秘書嗎?”徐競生問道,村裡一年都不來一次客人,也就過年的時候,孩子們的父母回來時會熱鬧一點。
“不是,他們好多人咧,還有駝了一馬車的東西,我看到有書。”小武說道。
“真的?太好了,應該是吳秘書說的,那些maths基金會的志願者來了,你現在回去讓孩子們都來學校教室等我,讓他們穿得乾淨點,記得洗手洗臉。”徐競生囑咐道。
“好!我知道了!”小武一溜煙又跑沒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