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您不能。”
諸葛亮沉聲繼續說道,“大人,您的手下之兵馬,有多少亡魂英靈,您可還記得,這些人為了大人,均出生入死,更是為了大漢之昌盛,付出了自身性命。”
“這是得益於你的典冊,讓他們有了姓名,否則,到現在我們都不知道曾經犧牲之人都是誰。”
“可倘若大人您不去爭取封賞,那這些英靈的遺孀也就無法得到封賞,可那些兵馬為了大人之戰事拼儘性命,他們再也沒回來……”
戲煜忽然眼睛瞪大,倒也無所少震驚之色,但卻並未多少驚訝之色,而是仍舊保持頗為恍然之態,靜靜看著案牘,心中甚是複雜。
爭。
的確要爭!
該爭的東西一定要爭,屬於自己的那份,不得不爭。
且甚多人為此丟掉性命,且袁紹麾下如此多謀士手底下這麼多謀士武將,他們的功勞不可不爭。
“許昌我定會前往,但須得等到冀州戰事結束。”
冀州的戰事結束,今年秋收之後,把糧草匯總給我,同時把徐州,青州,揚州北與冀州東的所有官員均匯攏起來,匯總成一文,交於我,今年年底須得完成,我將去許昌彙報此事。”
“大人……”
諸葛亮臉色頓變,甚是緊張勸說道,“大人,此事切不可為,不可為,絕對不可為!!”
“如今北方已無戰事,如此一來,曹操如今未必還用的上大人您,且您又是國舅,國舅豈有不在皇宮陪太子的道理。”
“如若到那時,曹公將您軟禁在皇宮之內,倘若真有這麼一天,大人您豈不成為曹公手中之玩物?”
聞言,戲煜甚是自通道,“然兄長曾對我言,將以國士之禮待我。”
國士?!
諸葛亮卻是沉聲道,“就算如此,我與奉孝定當不能讓大人您孤身前往許昌,如今之許昌,豈是您當年所在之許昌?”
很顯然,諸葛亮言下之意,乃是如今之許昌已然今非昔比。
戲煜甚是淡然,拍了拍諸葛亮肩膀,笑道:“此事無妨,我且不擔心,孔明你又害怕什麼?”
“到時候,你守住徐州下邳城,倘若我真的回不來,你且將我的家眷送出徐州,找一處地方隱居即可,其餘將領,是去是留,全在他們自行選擇,如此安排,你以為如何?”
“孔明,如今曹公正是需要人手之際,更是需要天下歸心之勢,以此守住許昌,進而問鼎南部,沒有一兩年的時間,很難有進展,曹氏宗親之人也不會有太多言語。”
“如此,往後數年,爾等還可繼續為官為臣。”
聞言,諸葛亮眉頭微皺,“可是,若是大人你有事,我敢斷言,徐州青州乃至冀州兵馬,定將作亂,青州八萬兵馬,絕不會坐視不理,大人你對他們乃有恩情。”
“如此,那便叫這天下亂就是了。”戲煜笑道。
倘若真有如此一天,也可讓其看看我戲煜背後之人,乃是何人。
這些人雖然並非達官顯貴之人,甚至還有身份卑微之流痞,但他們卻是如今這天下最底層之人。
201年,年初之時,曹操兵馬席捲冀州大地,幾乎佔據鄴城。
此時,袁紹已然病重,被轉移到幽州養病,卻已是奄奄一息……
官渡之戰後,袁紹不得不慌忙平定內亂之事,根本沒時間參與曹操北伐之爭,加之冀州境內士族已然離心離德。
袁紹不得不選擇放棄冀州之地,退守幽州,以此圖取遼東屬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