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滿臉喜氣的說道:“父皇,您看看這個。”
說著他將一封戰報遞給了李世民,說道:“兒臣剛才遇到五弟派來的報捷信使,就親自給您送來了。”
其實,這是李佑特地派人給李承乾報信兒,免得他去幹勸諫李世民的事情。李承乾說是自己巧遇信使,是因為李佑應該先給兵部報捷,這樣是不合規矩的。
李世民看了捷報,哈哈大笑,說道:“你們還來勸朕,自己看看吧。”說著,他先把捷報遞給了反對得最厲害的魏徵。
魏徵看完了捷報,什麼話也不說了,咧開大嘴就在那裡呵呵傻笑。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趕緊去看捷報,看完後一起向李世民表示祝賀。
房玄齡笑道:“陛下,齊王殿下可是福將啊,只要有他出馬,總是捷報頻傳。”他的這話無意中又有些打臉李世民了,不過,李世民完全不在意這個,自己的兒子牛叉,也說明了自己這個老爹厲害。
李世民笑道:“李佑最厲害的不是他會打仗,而是他會看人。這次,他推薦的司馬炯、程處亮、劉仁軌還有那個王珏,各個都是人才,了不起啊!”
說起這個,就連長孫無忌這個掌管人事多年,吏部尚書出身的右僕射,也不得不服氣。他讚道:“是啊,齊王殿下推薦的軍政官員,個個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陛下,臣收回對您的勸諫,贊成您御駕親征。”
形勢如此大好,魏徵和房玄齡也對這次東征高句麗,充滿了勝利的信心。他們一同表示贊成李世民御駕親征。
這時,房玄齡想起了一件事情,他說道:“陛下,前兩天您接到的新羅女王的那封來信,不知您打算如何回覆?”
不久前,李世民接到了新羅女王金德曼的來信,信中除了對李世民伸出援手救了新羅表示感謝,還提了關於20萬戰糧草和50萬貫軍費的問題。信中說唐朝乃泱泱大國,皇帝陛下富有四海,不在乎這點兒小小的財物。而這些財務對於新羅來說,現在是至關重要的。請大唐皇帝陛下憐憫新羅百姓,免除這些糧食和軍費。
李世民被新羅女王金德曼的言辭說動了,他當即決定免除新羅國的這些糧食和軍費。只是這兩天太忙,還沒有顧得上給女王金德曼寫回信。
李世民說道:“我準備答應新羅那位女王的請求了。”
房玄齡說道:“陛下,臣有個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玄齡,你說吧。”李世民說道。
房玄齡說道:“陛下,臣認為齊王殿下跟新羅人要這些糧草和軍費,恐怕有他自己的用意,這件事是否讓齊王殿下自己來處理,如何?”
李承乾說道:“父皇,兒臣贊成房大人的意見,這件事兒還是交給五弟來處理為好。”
李世民一時沒有想明白。他問道:“這裡面還有什麼深意嗎?”
李承乾說道:“父皇,兒臣仔細考慮了這件事情,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不知道想的對不對?”
李世民說道:“不要吞吞吐吐的,有什麼話就直接說。”
李承乾說道:“父皇,現在百濟被打下了,用不了多久高句麗也會被滅掉。到了那個時候,這個新羅國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長孫無忌一下子也想明白了。他讚道:“陛下,太子殿下說的有道理啊!臣以為,齊王殿下向新羅女王要糧食和軍費,一定是刻意而為。
他算準了新羅女王會賴賬,將來這就是一個滅掉他新羅國的很好的好藉口啊。”
李世民恍然大悟,他拍了下自己的腦門兒笑道:“朕的這個兒子心眼兒就是多,周邊的這些國家都被他算計遍了。哈哈,好,就把新羅女王的來信原封不動轉給李佑,讓他自己去處理吧。”
魏徵看著這幫傢伙總是算計別人,對他們的卑劣行徑嗤之以鼻。不過,能夠替朝廷拓土開疆,他也是滿心歡喜的,不介意跟這些傢伙同流合汙了,於是他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對於李承乾的進步,李世民很高興地說道:“很好,太子現在遇事肯動腦筋,進步很大。這次朕御駕親征,還是由太子來監國,我很放心。”
李承乾大喜,說道:“謝父皇的信任,兒臣一定認真履行好職責,為父皇御駕親征看好家,不讓父皇為朝中的瑣事分心。”
第二天,李世民親率大軍浩浩蕩蕩的離開了長安,直奔遼東而去。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