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吟道:“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詩美、人美、聲音動聽悅耳,頓時一片讚美之聲。
慕容翎向來自負美貌,看到蕭婉玉,不禁暗暗地和她比較起來。
接下來就是人家尉遲寶琪了。
尉遲寶琪咧著大嘴念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他傻大黑粗,聲音也跟老鴉叫的得差不多,可是人家這詩,誰敢說個“不”字!
李世民頻頻點頭,讚道:“想不到尉遲恭的兒子,竟然做得一手好詩啊。”
長孫皇后也讚道:“這首詩端的好文采,好意境啊。”
軍方將領們一齊喝彩。
尉遲恭美得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一個勁兒地說道:“是我兒子,是我兒子啊!”
長孫沖和蕭婉玉不得不服氣,人家的詩技高一籌啊。
那經過了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詩狀元、榜眼們看看人家尉遲寶琪的詩,頓時覺得自己這名頭降低了很多。
接下來,就是三人的決戰了。
長孫衝使出了吃奶的勁兒,窮盡了自己所有的才華,做了一首名為“灞橋雨中送別”的詩,博得了一陣喝彩聲。
蕭婉玉很不服氣,她輕聲曼語地吟道:“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長孫皇后讚道:“真是好詩啊。”
在眾人的一片讚歎聲中,長孫衝很服氣,朝著蕭婉玉施禮,表示祝賀。
尉遲恭聽到眾人讚美蕭婉玉,他雖然聽不出好賴來,可是覺得自己的兒子恐怕是不行了。於是,他也不嘚瑟了,悄悄地盼著自己的兒子能夠創造奇蹟。
尉遲寶琪忽然有點緊張,因為下面這首詩太長了,有點記不住。
他抬起手臂,假裝擦汗,看了看上面的提示,頓時有了底氣。他朗誦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靜,安靜,寂靜。
傻大黑粗的尉遲寶琪,嘴裡吟出了這樣優美絕倫的詩詞,令人感到十分詭異。
蕭乾和孔穎達已經站了起來,嘴張著,不知道該說什麼。
女人們很多都眼含熱淚,感動得不知該哭還是該笑了。
李世民站起來,向前走了幾步,朗聲吟誦道:
“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李世民的聲音純正渾厚,極富感染力,那些女子們的淚水頓時噴湧出來了。
場上沸騰了。
眾人一齊跟著李世民大聲地複誦著:“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哇”,在一片女子們輕聲的抽泣聲中,一個男子的哭聲格外刺耳:“哇,是我兒子,是我兒子啊!!!”
孔穎達太瞭解尉遲寶琪了,他滿臉不信地問道:“這首詩是你作的嗎?”
尉遲寶琪挺著胸脯說道:“那是當然。”
蕭乾問道:“你能解釋一下,你詩中的意思嗎?”
尉遲寶琪正色地說道:“詩是用來抒發情懷的,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能夠解釋的詩,那還叫詩嗎?”
蕭乾一臉慚愧,說道:“老夫受教了。”
從此,一個偉大的詩人誕生了,他有一個響亮的、名震天下的名字——尉遲寶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