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能猜到皇后殿下的這次召見,是所為何事。在他想來,無非是與那三位草原王子有關。
在宇文士及離開之後,這位殿下直到現在才召見,其實已經出乎他的意料。
而等他隨這那位四品女官來到安福殿,就見這裡除了皇后殿下之外,左備身將軍董純與右屯衛將軍獨孤盛都赫然在坐。
而在蕭後的身後方,那繡衣別駕湯元化,大內總管元問殊也赫然分列左右。
李世民才剛剛踏上了安福殿的臺階,那獨孤盛就長身站起。
“且先接我一刀!”
這位僅一個跨步,就從座位處直接飛躍十數丈,凌至到李世民的身前。一道雪亮刀光,宛如倒掛的銀河,朝著他的腦門處,直斬而下。
而此時的李世民,就只覺似有一隻碩大的白虎朝著他狂撲而至,揮動爪牙,讓他的一身真元氣血近乎僵滯,難以迴圈流轉.
這真是武道真意——獨孤家世傳的白虎嘯天大法,就是古人模仿傳說中的神獸白虎,而創立的絕頂功法,
獨孤盛並非獨孤家的嫡流,其父獨孤屯只是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軍奴。只因弓馬嫻熟,驍勇敢戰,漸得獨孤信的信重,傳以白虎嘯天大法。
而在獨孤屯之後,其子汝陽恭公獨孤楷與獨孤信,都將這門超絕大法,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隨著那刀光臨近,李世民感覺自身的精神意念,都被壓縮到了極點。
只是物極必反,就在他體內忽然又轟的一聲炸響,首先他丹田內的五行氣元開始流傳,宛如盾牌一般,防禦著外面的武道真意繼續侵入,之後他的眉心祖竅之內,也似有漩渦生成。自然而然的,就有一股斥力生成,助他抵抗著凌駕於身的強大意念。
可李世民卻依然是等了六十分之一個眨眼,才驀然將手中的千牛刀抽出,雙手持握,以舉火燎天之勢上撩而去。刀勢果決,沒有半點的拖泥帶水,
等到雙刀交擊,發出鏗然巨響,李世民就只覺刀上一股澎拜巨力,如山如海般衝擊而至。即便他以雙手持刀,也難抵抗,只是勉強握著不鬆手而已,腳下則連退數步,一直倒退到了臺階之上。
“接的好!”
董純一聲大喝,他目光一直在注意李世民的腳下。發現這少年的步伐,竟是穩健無比。
哪怕後方的九級臺階,也沒能令他的腳步,有半點散亂,下盤之穩固,讓他忍不住拍案叫絕。
“確實名不虛傳!”
獨孤盛一聲哈哈大笑,緊隨其後,又是第二刀揮斬而至。那悽白的刀光,讓人完全無法辨識,刀速迅捷到極致,刀路則詭異到了毫巔。
李世民卻已睜開陰陽元瞳,發現這位使用的,赫然是一把彎刀。
草原異族因鍊鐵術不過關,多用彎刀,減少刀身受力。原本鮮卑族也是如此,可在進入中原之後,卻都開始轉用馬槊與直刃大刀,更有利於墨甲間的搏殺。
也就說,獨孤盛這次對他的出手,正是皇后殿下對他的考校,
李世民並不急於抵擋,藉助之前那一刀的衝擊力,再次連退數步。人如幻影,腳下則似在地面滑行一般,速度風馳電掣,奔逸絕塵。
這正是武功李家秘傳的身法——幽遊萍蹤,此時的李世民,赫然已初入門徑。雖沒法將獨孤盛擺脫,卻也使得後者沒法輕易的靠近。
直到他見那刀光,來到他鼻前一尺處,手中的千牛刀才驀然從腰間甩出。依舊是雙手持握,攜帶著一股狂風,抽向了前方。竟是全不抵擋,以傷換傷的手法,
可彎刀這種兵器,長度本就要遜色直牛刀數分,且更多的是依靠衝擊力來傷人,本身的殺傷力,其實極其有限。
李世民這一刀如果斬中,對面至少是身軀兩段的結局,可他這邊,頂多也就是胸膛上被劃上一刀。
“狠辣——”
獨孤盛的語聲,益發驚喜。這位回刀抵擋,在‘鏘’的一聲巨響之後,再次藉助他那接近超品級的真元偉力,將李世民身影強行震退。
隨後獨孤盛整個人,再次如影隨形的追上,手中彎刀,則再一次朝著李世民的脖頸間斬去。
這看起來與之前沒什麼兩樣,可如湯元化與元問殊,董純這般的宗師人物,卻都注意到這位的刀速,其實較之前又提升了三成以上。
可李世民仍毫不驚慌,刀身一側,險而又險的將刀背擋在了自己的喉前。隨著再一聲金屬交擊的巨聲,震盪諸人的耳膜,李世民的身影,再次在這無可抵抗的巨力斬擊下,連退十數丈之巨。這一次,他的下盤終於散亂失衡,踉蹌不穩,幾乎就踩入到了後方的蓮花池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