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兄,小弟現在只是僥倖先行一步而已。以兄之大才,只要時機一至,定可一飛沖天,遲早能夠凌駕於小弟之上。”
“希望如此吧!”
李孝恭苦笑了一聲:“承你吉言,這一輩子,我李孝恭只要能追上你毗盧遮你的驥尾,就於願已足了。”
他心裡卻不抱太多希望,在大隋軍中立功的機會時時都有,這一輩子他總能遇到幾次。可‘聖眷’這種東西,卻是可遇不可求的。
關鍵是這位,如今不但已簡在帝心,被天子視為肱骨,也同樣被三位皇孫信重感激。
而大隋天子,是絕沒可能讓武功李氏,出現兩位以上的衛府大將的。可想而知。即便日後李世民的功勳較他遠遠不如,自家也萬沒可能勝過這位的。
如果未來有一日,天子要在他們兩人之間會做出抉擇,結果都不用去想。
不過李孝恭心性大度,絕非是狹小善嫉之輩,他很快就收起了雜念心緒:“正是你說的這位,如今此人的處境可是危如累卵,姑臧大房那邊也已經有人求到叔父那裡,說是請我們看在同宗的份上,無論如何請救李道玄一命。”
“姑臧大房居然到父親那裡求告了?”
李世民再次意外不已:“我聽說過此人,計算能力很不俗?可姑臧大房對這李玄道,居然如此看重。”
姑臧大房源於李寶,與他們的李重耳是堂兄弟。
昔年西涼後主李歆兄弟,陸續被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殺害之後,身為李歆侄兒的李寶,在軍中重將的支援下,得以繼承家業。而身為李歆庶子,也是武功李氏始祖的李重耳,卻不得不遠走他鄉,出仕於北魏。
最初時李寶一脈的姑臧大房,無疑是在家世上,凌駕於他們武功李氏之上的。
在李寶降魏之時,就已是使持節、侍中、都督西垂諸軍事、鎮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護西戎校尉、沙州牧、敦煌公的高位。而李重耳最初出仕的時候,卻只是一介從七品的縣令而已。
到了李重耳之孫李天賜時,後者就只能擔任一個小小的幢主。
所謂幢主,在北魏時是宿衛禁軍中的領兵官,所領大概五百人,與如今的旅帥相當。
不過到了李虎那一代,雙方的家勢就徹底調轉過來。那時北魏邊鎮大亂,李虎依靠其勇力,還有祖父出任過金門鎮將一職所建立的人脈,在軍中一飛沖天,得以令武功李氏,成為北魏時的八柱國家之一。
據李世民所知,武功李氏與姑臧大房兩家之間並不親密,甚至是疏遠。
昔日姑臧大房強盛之時,他們家的祖先就與姑臧大房有些齟齬,而等到武功李氏飛黃騰達之後,姑臧大房那邊卻也硬氣的很,哪怕李虎一脈在朝堂中再怎麼勢大,也從不沾光。
可今次那邊,卻能放下顏面不要,向他的父親李淵求情,可見姑臧大房對於李玄道,是何等的重視。
“應該說是將他們家振興的希望,全都寄託於這李玄道一身了。”
李孝恭笑著回道:“叔父的意思,是一筆寫不出兩個李字。雖說姑臧大房與我們家生分了上百年,畢竟是同出一脈,有能力救的話還是得搭上一把。這對你而言。也只是舉手之勞。何況此人不但統轄刑案緝查的,更在齊王府內任職數年,深知齊王府內情,正是毗盧遮你需要的。”
“這倒是真的,李玄道昔日在地方為吏多年,在刑案上確實經驗豐富。就有家學淵源,無論武道術法,都有高深造詣。”
李世民是知道李玄道這個人,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對齊王府動手之前,他就已經將齊王府裡面的人物,打聽的一清二楚。
而似李玄道這樣出挑的人物,他自然是不會漏過的。
“此事簡單,小弟只需一句話就可以。不過堂兄今日前來,應該不只是為我們這位族兄的事情?”
“這只是其中之一!”
李孝恭點了點頭:“另外叔父還有話讓我帶給你,今日你在君前的問對,他已經聽說過了,叔父說你做的很不錯。只是伴君如伴虎,近日陛下性情越來越暴躁易怒,你以後侍於君前,還需得時時警醒,戒驕戒躁。然後是那‘魔龍八部’,這個神秘組織,至今也只是顯出冰山一角而已,可卻已實力驚人,可畏可怖。叔父他不阻攔你為三弟復仇,可毗盧遮你也務必得小心行事,絕不可行險妄為。這些話他原本要親自提點你,可最近不太方便。”
李世民神色瞭然,在這個時候,他們父子的確不方便見面。
他這邊是重責在身,而李淵則是為避嫌疑。
“父親他就只是交代了這些?可還有其他?”
“還有就是我自己了。”
李孝恭拍了拍自己的胸膛,神色爽朗:“毗盧遮這邊想必很缺人手,我李孝恭毛遂自薦,你覺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