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這怎麼可能?!”李政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滿臉不幸的驚呼道:“楊叔父又不是傻子,他怎麼可能連我等的後路都一塊封死了?!”
“哈哈哈……”李知聽到此言之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擺了擺手說道:“你這麼說是因為你不瞭解伯雄。”
說到這裡,他摸著自己的下巴,眯著眼睛說道:“怎麼說呢,他是一個認死理且倔強的人。
你讓他防守虎牢關,那他便一心一意的防守,絕不會去關注大局。
在他的心中,一切以虎牢關的安危為主,所以,他必然會為了提升士卒們計程車氣而將整個虎牢關封死!”
“提升士氣?”李政聽到李知的解釋之後,更加的疑惑不解了問道:“將虎牢關封死,只會讓士卒們絕望,怎麼可能會提升士氣?”
“誰說不會?”李知看了李政一眼,笑眯眯的問道:“難道你忘了破釜沉舟之策了?”
“破釜沉舟?”李政聽到這四個字愣了一下之後,立刻反應了過來,滿臉震驚的問道:“難道楊叔父覺得,只有沒了退路士卒們才會拼命?!”
“沒錯!”李知笑呵呵地點了點頭之後,說道:“正如你所說,伯雄這傢伙本就是個認死理的人。
當初他因為腦子太笨,學不會太多計策,所以便死板的從歷史上抄錄了一些計策仔細的研究。
他在研究之後便發現,在守城的時候必須要有破釜沉舟之心才行!
因為敵人一般都圍三缺一,就是為了讓城內計程車卒留有一線希望,從而不會太拼命的反抗。
而如果沒了這一線希望,那城內計程車卒在絕境之中必然會瘋狂的反擊!
而伯雄在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立刻便將破釜沉舟之策奉為圭臬。”
說到這裡,他有些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說來也十分有趣,自從伯雄弄明白這個道理之後,在和為父沙盤推演的時候,他雖然次次都會失敗,但是為父卻也次次損兵折將!
有好幾次為父甚至得用多他數倍的兵馬才能勝他!”
說到這裡,李知嘆了一口氣,有些感慨的說道:“從那以後為父便知道,伯雄在守之一道上其實已經算是登峰造極,天下沒有幾個人能和他相媲美了!
而且就在那時,為父便將府邸中所有的守衛都交給了伯雄,因為為父知道,伯雄絕對不會失敗的!”
“……”李政聽完李知的話語之後,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道:“父親的意思是,楊叔父必然擅長防守,但是他卻因為眼尖的緣故,所以只會消極的防守,而不知道顧全大局?”
“沒錯”李知無奈的點了點頭之後苦笑道:“其實只要伯雄能開闊自己的眼界,未必不能成為一員名將!
可惜,他已經上了年紀,懶得改變自己,所以只能取得現在的成就。
現如今我們要的不是防守,而是拖住敵人!
從局面上看來,死守虎牢關也算是拖住敵人,但是就憑虎牢關這五六萬人又能拖住敵人多久?
最重要的是,我等在洛陽還有近五萬人!
如果我等在此死守,甚至於全部都折在這裡,那處於群龍無首的洛陽又該當如何?
所以,我等絕對不能死守虎牢關,只要盡最大的權力守住一段時間,我等立刻便主動出擊!”
“主動出擊?!”李政聽到李知的話,語之後眉頭緊緊的皺了起來問道:“萬一到時候敵人沒露出破綻,我等如何出擊?”
“這你就不要管了,為父自有計較!”李知不想多說什麼,擺了擺手,指了指城上,說道:“你現在還是趕緊去將你楊叔父換下來吧,要不然他說不定一會兒真就堵城了!”
“諾!”既然李知不願意多說,李政也沒有再問,應了一聲之後,便轉過身匆匆地朝著城牆上面跑去。
“快!將那些快要爬上城頭的人給老子砍下去!”
“城內的箭簍等著幹什麼?還不趕緊將雲梯給老子推倒?!劉著他們等下崽兒啊?!!!”
“那邊的那個是士卒!說的就是你!你拿著長槍嗚嗚渣渣幹嘛呢?
你是大盾兵!你現在應該做的是握緊你手中的大盾,而不是拿著長槍殺敵,還不趕緊歸隊?!!”
“那個誰,你們手中的手中器械還堆在那裡幹什麼?趕緊給我砸下去,用最快的速度將敵人的第一波進攻給破滅,搓搓他們的銳氣?”
等李政來到了城牆上之後,就見楊英正指揮著軍隊奮力地抵抗著敵人。
不僅如此,他還讓人將城門口的斷龍石放下了。
見此李政算是明白,李知為何會那麼評價楊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