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是很難的,有好的師父固然好,但是在沒有找到之前,自己認真看資料學習自悟也是不錯的選擇。
在這個過程中人真有心拜師,自然會遇到師父,而不是一定非要等到師父再學習。
畢竟拜師不是那麼簡單的,需要放棄的東西很多,很多人也沒有那個條件放下一切去拜師學習,也有很多在家修行的成就者。
有些人覺得沒有師父教胡亂修練會出問題,實際法分為兩種,一種是普法,一種是秘法,普法是比較適合大眾自學的,一般不會出問題;秘法容易出偏是需要師父教,並且修行過程中要嚴格看護避免出錯的。
這個也不一定普法就比秘法差,法無高下,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適合自己的功法也不一樣,總的來說普法是要求悟性比較高的。
整天不是在說修道難,沒師師,就是說無從入手。
可是當問共適經讀熟了沒,早晚功課經有沒有堅持,頭搖得快飛出去。整天在嘆沒有道緣,沒有機緣。
總的一言概括,人是容易不斷的給自己找藉口的懦夫。
今天問,你這個道士會畫這個符,明天就為說你這個那個法嗎?
好像天下間只有他才什麼都懂一般。今天說你這個道士執著,明天說他那個法師是非。要知道,道士,畢竟都是經歷過宗教實踐的人,而法師更是需要精通道法德行相當者才能擔當。
在華夏傳統上,有尊師重道之語。在道門中有不可論師之是非的戒條。當沒有做到相同層次相同境界的時候,根本沒有分辨的能力,沒有資格去判斷是非,更不要說判別過錯了得失了。
俗一點的話就是:做不到,就沒有發言權。不管身份高低,只要有道之人,即使是嬰孩、是奴僕、是乞丐,都應該求之。
求道之“心”、“誠”、“信”是為人求道最起碼的籌碼,同時亦是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相處之道。故在步虛中有“心自誠裡起,香從信裡來。”的偈語。
每一個有道之人,都是經歷千辛萬苦才得到這份“道”的,要想從他們身上拿到這份“道”,那就必須付出更大的精誠。
人與人之間,也不過是將心比心而已!
自視過高,即是在一開始走的時候就在路上築出高牆將自己困在裡面,那還修什麼修,求什麼求。
既然成了井底蛙,一切皆是強而名之而已!既然自己挖了個坑自己躺了進去,我們這等外人當然管他不著。當他還在自得其樂以為沾沾自喜的時候,別人都已經走前不知多遠了。
對經文義理斷章取義式的理解,並且作為真知灼見。因為語言文化和社會環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所以文字語境也就隨此而產生變遷,這對於理解傳統文化是困難的。
但亦有人會因自己的創意加在頭上以營造自我的虛榮,曾經有人說道德經是講述男女兩性的書,或是道德經是經濟學鉅著一樣。
引申出自我的想法是好的,但建立在曲解前人的基礎上,那麼就是對文化極大的不尊重。
一天到晚各個道群就聽到同一個問題“怎麼樣能見鬼”?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好奇過甚則令人鬼不悅。
人有人律,鬼有鬼律,隨便招惹鬼物則是破壞人鬼之律。破壞此律者,必當受到大道懲處。
而竊法之徒則常把一些不知道出處那裡的訛傳轉來貼去,不是探討“開天眼”、就是到處宣揚“抓鬼驅妖”!
神靈仙人們都容不下別人爭個第一,只有“我”的才是正統的,其他人的統統靠邊去。反正無論你說了什麼,都要駁斥,即使你說的是對的,在沒有看清楚什麼回事,就東拼西湊一些文字來駁斥你。只為反對而反對,並不為其他原因。
在實際的道門修行中,每一個法門,都是需要在道品法職和實際修煉層次掛勾,而且是有系統層次性的。並非想搞哪個就能搞哪個,想練什麼法門就能練。
在道門中有嚴格的身份等級。調遣兵將都需要道職,要不就需要有極高的德行。
一般的法術神通愛好者沒有經受師承和進行系統的道門學習之前,是不可能出現出實際效果的。
畫符、開光、超度等等的都只能由高功法師進行,而非一般道士。高功法師一般一個道觀只產生一到兩個,一個地區也只會產生幾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