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家人出葬後,發現墓前池裡不知何因紅水直流,便去找個地理師來墓地檢視。
地理師一看墓旁有兩堆土,便問:“那裡面埋的什麼?”
姬家人說:“是漆成紅色的金木。”
地理師說:“那是兩顆打中腦門的木頭,池裡流的是老虎的血。”
姬家人自知“福地福人埋,無福之人得不來”,對此也無可奈何。
再說爺孫二人離開姬厝裡,便沿著江畔往上游走,繼續尋找風水寶地。
兩天後,忽有一場大雨,祖孫倆坐在船上,看江左山中有兩條溪水,匯合在一塊大石下流向東流去。
他倆異口同聲說:“看!雙龍搶珠。”
於是叫船家靠岸,到了山包一看,一塊大石下有一土穴,可放兩個金甕。
黃小童在土穴之處合好磚,就和爺爺下山,趕往西岸姬厝裡找姬大去了。
話說姬大一家,自從送走黃沁仁之後,天天都在等他回來。
可左等右等,一個月都過去了,一點資訊也沒有,不知黃先生身體是否安康,或有什麼事纏身,耽誤了他的行程。
這天午後,黃先生帶著他的孫子忽然來到姬家,姬大笑得合不攏嘴,姬嫂也問長問短,格外親熱。
一家人殺雞宰鴨,開啟十年家釀,熱情地為他倆接風洗塵。
姬大小女姬玉和黃小童一見如故,說說笑笑,談得十分投緣。
姬大與黃沁仁交換一下眼神,在黃沁仁耳邊小聲的說:“過幾年別忘了請媒婆來我家啊!”
黃沁仁笑著點頭說:“一定,一定。”二人開懷暢飲,無話不談。
姬大一家對黃沁仁和黃小童關懷備至,小童觸景生情,想起往事,禁不住哭出聲來。
姬大見他這樣,問他是不是出門想家啦,或是自己招待不周?
黃沁仁見狀,就把小童上次在姬厝街受委屈的事一一說出。
姬大內疚的對他倆說:“對不起,都是我們的過錯。來,這杯薄酒就當我們姬家向您爺倆賠個不是……”
第二天,黃沁仁和姬大商量,由姬大帶他的孫兒一起到墓山與山主協商,買下那塊大石山包,然後自己選日子準備破土動工。
夜裡,黃沁仁拿出擇吉通書,一邊選出對姬大一家無衝、無克、無害和能合山的吉祥日子;一邊演算那一天有沒有雨水,選定時間後就對姬大說:“出葬之日,會下一個時辰大雨。當您看見雙龍搶珠之時,正是您下葬發願之期。您想什麼,儘可對天開口,日後必有應驗。”
姬大點頭說:“我心中有數,您老放心好啦!”
出葬那天,豔陽當空,萬里無雲,姬大一家送祖先遺骨出門,按時送到墓地。
不一會,天上忽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傾盆大雨隨即而至,山洪順溪而下,猶如兩條白龍向珠墓撲來。
此時黃先生幫姬大把金甕下葬,姬嫂撐傘,姬大在傘下焚香,大聲禱告天地:“皇天在上,大地在下,雙龍在此,我姬大隻要:大兒東縣為長官,次子南莊致富還;三男西岸迎淑女,幼女北鄉得康安。”說完下跪叩頭,頓時雨過天晴。
姬大開心地先給黃先生和黃小童掛彩發了禮包,然後姬家大小也通通掛彩鳴炮返鄉。
幾年之後,姬大所祈之願果然應驗,黃小童與姬玉也喜結良緣。
荀應元小的時候,家裡種稻子。稻子都是兩季,所以有雙搶這個說法。
雙搶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內要把早稻收回來,把晚稻插下去。那是天氣最熱的時候,也是農民最忙的時候,一般都是白天把稻子割回來,晚上找人去軋稻子。
荀應元家隔壁有個叫妊春來的木匠,長的黑黑瘦瘦的,不過人倒是很善良,而且他最擅長的手藝就是幫人備壽材。
故事發生在荀應元十歲的時候,正趕上雙搶,那時候他們一家人都在道場上忙著軋稻子,可就在近子時的時候,他突然對他妻子說:“我不幹活了,得歇一下,待會兒肯定會有人來找我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