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厄真人知道斷肩魔神是羅睺遣來趁虛取自己性命的,若非項劍和水仙子力保仙體,必迭境重塑金身不可。
想著,度厄真人拔出了腰中法劍,欲結束這妄者之命。
劍是能夠辟邪斬妖的法器,在道門科儀中,劍乃高功法師行法時所用的重要法器之一,咒、諱、氣、符等,常與法劍配合使用。
道經中記載:“符劍可以卻鬼辟邪而已”。
劍也是道門修士能夠斬斷心魔的象徵。
道門修真重在堅定道心,斬斷心魔。
在道袍紐扣部位便有兩條成劍型的長帶,被稱為慧劍,也就是“但憑慧劍威神力,跳出沉淪五苦門”之意,上洞八仙呂洞賓更將慧劍寓意解釋為“一斷煩惱,二斷色慾,三斷貪慎”。
道門以性命雙修為本,重視身體訓練。
道門信仰文化不僅重視性,也就是內在的心靈脩煉,同樣注重對命,即身體的鍛鍊,道門中,自幼習練武術的修道之很多,而劍作為武術主要器械之一,又與道門追尋的空靈逍遙等吻合,自然備受修道之士的喜愛。
最後,道士喜歡佩劍,還與常在深山修煉需要武器防身等實用性有關,所以,如今在紛紛擾擾的妄動乾坤裡,法劍不僅在科儀中常用,隨身佩帶者更是屢見不鮮。
科儀,道門術語,指道教道場法事。
科,有程、條、本、品等義,科可解做動作。
“程”有法則義,即“程者物之準也”,是本著一定程式敷演如儀。儀,儀為典章制度的禮節程式、法式、禮式、儀式登,如常說的“行禮如儀”。
在道門觀內,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道門修士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裡翩翩起舞,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簡稱“科教”,也就是法事。
“齋”的原意指齊和淨,後為齋戒、潔淨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須沐浴更衣,不食葷酒,不居內寢,以示祭者莊誠。
道收此禮,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潔身,謂之“修齋”的初為“積德解愆”,再則“和神保壽”,後為“專道”、“樂道”、“合道”,即為“修道”,此為修齋的最高境界。
因此道門,重視修齋,並制定了一整套齋法。
按照它的規模和作分為內齋、外齋。
內齋即極道:包括心齋、坐忘、存思等。
外齋即濟度:包括三籙七品,三篆指金籙齋、玉籙齋、黃籙齋;七品指三皇齋、自然齋、上清齋、指教齋、塗炭齋、明真齋、三元齋。
各種齋法有著不同的意義,如金籙齋“上消天災,保鎮帝王;玉籙齋“救度人民,請福謝過”;黃籙齋能“下拔地獄九幽之苦”等。
“醮”的原意是祭,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乃重要禮儀。
道門繼承並發展了醮的祭祀一面,藉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
“醮”亦有“醮法”,所謂“醮法”,指齋醮法事的程式、禮儀等規矩。
“醮”的名目很多,大凡世人有所需就會有相應的建醮名目,如祈雨九龍醮、正一傳度醮、羅天大醮等等。
齋法與醮法本不一樣,後來相互融合。
“齋醮科儀”指醮禱活動所依據的一定法規,一般有陽事與陰事之分,也就是有清醮與幽醮之分。
清醮有祈福謝恩,卻病延壽,祝國迎祥,祈晴禱雨,解厄禳災,祝壽慶賀等,屬於太平醮之類的法事。
幽醮有攝召亡魂,沐浴度橋,破獄破湖,鍊度施食等,屬於濟幽度亡齋醮之類的法事。
舉行一項齋醮科儀,往往要透過建壇、設定用品、湧經拜懺、踏罡步鬥、掐決唸咒等來共同完成,這修道之士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因為所有的這些都是由他們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