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泰康是倭國太正官第一大臣。
在德川幕府時代,他的地位相當崇高。
可以說,除了德川幕府的掌門人——德川承雄,就屬德川泰康的權力最大。
至於倭國的天皇,早就被架空了。
有名無實。
德川泰康主政幾十載,重點發展水域兵力的發展和建設。
趁著大華被群狼環伺,德川泰康迅速擴張地盤。
雖然倭國的經濟不好,但利用超強的水軍戰力,牽制諸國,聲東擊西,靠著爾虞我詐,連蒙帶唬,加上那股骨子裡的戾氣,在南海這一代,折騰的可謂風生水起。
在南海這一帶,大大小小,有十幾個軍事基地。
南海水域周邊諸國,與倭國均有聯絡。
尤其是夷洲,這地方離著大華特別近。
本來,都是大華子民。
沒想到,因為大華衰弱,這地方竟然被倭國佔了。
而且,一佔就是五十年。
若是再不討要回來。
這地方就將徹底成為倭國的地盤。
倭國為了防範夷洲,在夷洲控制的極為嚴格。
建造碼頭,固若金湯。
憑大華曾經的水軍實力,別說搶回夷洲,連靠近夷洲都不可能。
如今,大華水軍如聖龍一般崛起。
倭國壓力山大。
他們害怕夷洲被大華搶去。
德川泰康決定先發制人,對淡馬錫發起劫掠。
一,可以分散大華的視線。
二,可以讓大華焦頭爛額。
三,趁機引進歐洲勢力,將南海勢力攪混。
甚至於,從中煽風點火,讓燕七和歐洲勢力進行決戰。
這樣,倭國置身事外。
待大華和歐洲拼個魚死網破。
倭國再出手,兩頭通吃。
倭國將會成為攫取最大利益的國家。
而大華和歐洲不僅結仇,還會兩敗俱傷。
這主意,絕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