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夜,石通來到蘇油身邊,低身說道:“師父,那……弩炮,乃是軍國重器,交於夷人手中,會不會有些不妥?”
蘇油笑道:“那叫什麼軍國重器?等回去將麻繩換成鋼質粗彈簧,保證兩臂扭力大小一致,形制再橫擴兩倍,基座和俯仰角加上角度標尺,望山更加精準,算出石彈最合適的重量,甚至換成鉛彈,標槍。平日裡可以拆卸,用馬車拖著到處跑,最後做出射擊參數列。那樣才勉強算是軍國之器。”
說完撇了撇嘴:“就現在,粗製濫造而已。”
蘇油看不起,不代表阿囤彌看不起,三天之後,大船兩側,一邊三座弩炮,如同威武計程車兵佇立起來。
真當寶貝,天天派土兵清掃,刷桐油,搞完之後還要用布罩子罩起來,只留一座除了自己玩,順便操練士兵。
蘇油收了陳慥五貫錢,這幾天在船艙裡除了讀書就是琢磨弩炮操作條令,小姐姐比較野蠻,又大而化之,勸說不聽,那就只好變成軍令,讓她講究個以身作則。
畢竟是將軍,只能整成條令給她套上了。
現在的營地都不敢和大船正對了,阿囤熾火不是將營地安排在大船上游,就是安排在下游,還要在相對很遠的位置,給阿囤彌撐上竹蓆,藤盾當靶子。
誰都不喜歡正在燒烤歡歌的時候,一顆石彈嗖的一聲從頭上不遠的空中飛過去,然後聽著它擊打在岩石上,啪的一聲撞得粉碎。
心驚肉跳手一抖,一杯珍貴的永春露就沒了好不好?!
水路上的蠻荒地帶漸漸過去了,蠻荒和文明結合部的河盜們把阿囤彌氣得咬牙切齒。
這群水耗子似乎能夠預知危險一般,全都躲起來了,一路無驚無險。
河岸兩側開始出現村莊,農人,水牛,出現了少女清亮的山歌和牧童的笛聲。
這天,大船抵達進入大理後第一個大城——東川郡城。
這是一個繁華程度能和青神縣比擬的城市,陳慥對自己的無知感到羞愧,人家也不是蠻荒之地。
阿囤彌從船艙裡出來,陳慥頓時大驚:“你你你……你怎麼能穿左衽!”
阿囤彌莫名其妙,倒是範先生看不下去了:“後生你可真糊塗,主上本就是二林部大鬼主愛女,朝廷敕封的在藜將軍,不得無禮!”
陳慥失魂落魄地退到一邊:“原來姑娘不是漢人……”
蘇油喝道:“季常大哥慎言!姐姐就是我大宋羈縻州的宋人!”
阿囤彌對此倒是不在意,反正她也不怎麼看得起這怪怪的書生,便要帶著蘇油進城賣東西。
蘇油還有些不好意思,姐姐這應該是你們二林部的商業機密吧?
阿囤彌一瞪眼:“你們把我們二林部的銅器賣了多少錢,當我們不知道?這般小肚雞腸幹什麼?!”
好吧你是將軍你說什麼都有理!你都不怕我怕個屁?!
街道是窄窄的石板路,兩邊是木板青瓦的樓房,沿街都是鋪面,女人穿得樸素,男人反而穿得花哨,有錢人穿得是綵綢或者木棉衣裳,袖口裙襬全是小方格,一樣寬袍廣袖,跟個蝴蝶一樣。
他們的也戴烏紗帽,不過紗帽很高很特別,樣子要不像兩瓣蓮花瓣合攏的造型,和後世教皇的法冠很相似;要不像玉蘭花的花型,中間是花蕾,還有四個往外翻翹的花瓣,花瓣還用彩錦勾了邊。
不管是窮人還是有錢人,脖子上或者手裡,都掛著佛珠串,一般的是普通的樹籽木珠,有錢人,除了珠玉,好多就掛著阿囤彌脖子上的款式,玉瓷一零八子加三通佛頭,如意結弟子珠,明顯是最時尚潮流的飾品。
阿囤彌牽著蘇油走在前邊,兩側是淨街的武士,身後跟著石通,陳慥,範先生,巢谷等人。
蘇油對各地物價最感興趣,一路打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