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你這麼小,沒事兒急著出來科考幹嘛?
科考就科考,偏偏他還一甲高中!
你說你這麼小,沒事兒考這麼好乾嗎?!
老王也是,沒事兒把這娃的卷子給拎出來幹嗎?!
其實維持前議也不是不可以,個人歧視的小問題,韓琦不怕別人戳脊梁骨。
職務就那麼多,一個蘿蔔一個坑,一碗水端不平也正常嘛。
關鍵在重複授職!這是將朝廷選官制度視同兒戲,鬧了這麼大笑話,御史言官們可沒一個是吃素的!
因此蘇油提出的解決辦法——為國考試,還真成了化解這道難題的唯一解法。
制科還有幾個月,讓這娃天天去將作監簽到打醬油,這就算是有了工作履歷。
然後報名參加制科,這是符合流程的,名正言順,官員的正常升遷捷徑嘛。
官員考制科,品級有點小要求,可這娃是探花,品級本來就高,早過了坎了。
雖然國朝從來沒有哪個探花閒得蛋疼了來考制科——要知道萬一失敗,對聲名的影響那是很大的——但是制度也沒有規定說一甲三魁不能考不是?
這也可以強行理解為人家探花郎上進,想透過這種方式換工種對不?
蘇油提出參加這次考試,還真是實心體恤朝廷——因為他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
不報考,對蘇油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汙水嘩啦嘩啦潑下來,都在朝廷身上,他不但沾不著一點,還要落得朝野一致的同情。
萬一他考上了,得到的好處也只是職務上的小小提升,相比於外官轉京官這種大跳躍,可以忽略不計。
黃榜三魁,除授本來就是實打實的京官好不好?
十四歲的探花郎,就算從此天天打醬油摸魚,幾十年後都能位列公卿好不好?
韓琦在心中過了一遍蘇油提出這個解決方案,沒有大毛病。
所以接下來的工作才是重頭,勸說陛下。
官家還不一定同意這個方案呢!
……
趙禎果然當然地不想同意。
我的神童探花郎,居然報名考制科?還要不要更荒唐?!
大宋文教百年,好不容易到我這裡出了個實打實的祥瑞,萬一考壞了怎麼辦?!
韓琦你賠?!
韓琦滿臉慚愧,將幞頭摘了下來:“臣,辜負聖恩,處置失策,如今惶退無據,只得向陛下請辭。”
趙禎擺手:“不至於為了一個孩子,處置國朝重臣。韓卿你不要憂慮,現在是如何挽救的問題——真沒有別的辦法了?”
韓琦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