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記酒館。
老闆當然姓胡,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何必生氣,生氣又解決不了問題,來吃杯酒,大家坐下聊一聊,什麼事情說開了,都是好朋友。”
說這話,是因為在酒館經常發生打架鬥毆的事情,老胡作為酒館的老闆,當然要做為和事老,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開啟大門做生意,什麼樣子的人,什麼樣的事都會遇到。伸手不打笑臉人,這話胡老闆體會得深入骨髓。所以,每次看到胡老闆的時候,他的臉上笑得像花兒一樣。
老胡。
40歲左右。普通身材,普通樣貌。
把他丟在人群中,你絕對會找不出他。
沒有人知道他是那裡人,從那裡來到此地。
口音?
他說的話跟本地一點差別都沒有,不知道他的人都會以為他絕對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十年前,老胡孤身一人出現在天和鎮上。
說他是生意人,身上錢不多。
說他是讀書人,交談中看不出他都多少文化。
說他是流民,但是他又非常講究衛生。
陌生人很多,這樣奇怪的人不多。
老胡在鎮上住了五天,本來就癟癟的口袋就更捉襟見肘了。
住二十文一天的下房,中午二個饅頭,晚上會到小館裡面抄一個葷菜,二兩老白乾。
早上?
早上當然不吃。
就這樣五天,老胡的口袋就剩下十文。
老胡找到客棧老闆。
“老闆,鎮上有什麼工作可以賺錢的?”
“賺錢?呵呵,現在人多活少,不好找啊。”老闆搖搖頭。
“有沒有來錢快的?”老胡不死心繼續問道。
“工作都不好找,哪裡還有來錢快的。”老闆想了想又道:“要說來錢快,那就只有賭,運氣好來錢就快。”
就這樣,老胡出現在了賭場。
一天一夜之後,老胡從賭場出來了。第一件事,就是點了一大桌子菜,風捲殘雲吃完。接著睡了一整天。
睡夠了起來,他找到客棧老闆。老闆笑呵呵的接過老胡的二十兩金子。
這家客棧就變成了現在的——胡記酒館。
胡記酒館現在名聲響,生意火。靠的是胡老闆為人處世的手段。當然最重要的是這裡酒很烈,絕不摻水;菜味美,這裡的大廚是胡老闆用重金從開州請過來的。聽說大廚是開州有名的“味居上”酒樓的主廚,能跟胡老闆跑到天和鎮上來,真是有點讓人想不通。
想不通的事情很多,你只有不想。
材料、味道都貨真價實,那麼價格自然要上去。不!你想錯了,這裡的價格很公道,就因為公道,可能這是胡記酒館成功的秘訣。
這樣的秘訣每個人都懂,但很多時候做起生意來,你為了賺取更多的錢,你就會裝不懂。沒人跟錢過不去,難得開家店,都想早日收回成本,早點賺錢。所以價格就公道不起來。
有人曾經問過:“胡記酒館,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酒館。為什麼不在名字上體現一下你這裡既可以吃飯喝酒,又能打尖住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