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來佛音發出,那古佛尊者、凡七葉均是有大智慧之人,傾刻便醒悟過來。
但那些大大小小的僧人卻無此修為造化,個個沉溺其間,無法自拔。有的想起一生之中曾辜負一個女子,未曾娶她便出家為僧,以往晨修晚練,倒不如何想念,此時心情激盪,萬般愁苦都湧至心頭。
正是:無慾無情無上道,山人山寺山有花。向來修苦晨鐘起,忽日憐卿在天涯。
有的想起修佛半生,自以為斷絕七情六慾,已能成佛,忽見家中老母躺在床上呼喚自己名字,不禁渾身顫抖,想道:我斷絕七情六慾,忘了老母親之恩,是對是錯?
這佛是對是錯?
一念之間,佛心受損。更陷入無休止的三毒輪迴中。
有的想起在這寺中每天唸經修苦、擦桌拜佛,到頭來卻什麼也得不到,既得不到長生,也得不到財寶,愈發想念塵世間的榮華富貴。一念爆發,便永無休止。
這些大雷音寺的大小和尚本也非尋常之輩,能進入寺中為僧,不僅十分虔誠,更俱備尋常人所不俱的智慧。
只是此時三毒在其中散發,平生壓抑住的感情也在此刻爆發。即使劍如來等人以佛音呼喚,卻也叫之不醒。
古佛尊者道:“此三毒……一般方法難以消除。劍如來,凡七葉,我們三人持大造化之功,唸經喚醒他們。”
劍如來道:“不錯!”
三人互對點頭,一起打坐。各持佛力,念起佛經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音朗朗誦來,化作一道道金色文字遊展大雷音寺上下。
古佛尊者唸完《金剛經》、《長阿含經》、《楞嚴經》,劍如來即朗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劍如來誦畢之後,凡七葉則念《觀無量壽經》、《妙法蓮華經》、《地藏菩薩本願經》。
三人又同念《大方廣佛華嚴經》。
這十部經書均是佛門經典,有造化神通之功。
此時古佛尊者、劍如來、凡七葉以高深佛力朗朗讀來,自非尋常僧人朗讀可比。
聽聞三人誦經之聲,那七十二金剛最先醒悟,脫離苦海之境,也隨之雙手合十,一起念起這十部經書來。
此刻大雷音寺上下都回蕩著浩瀚無垠的佛音,天上苦海越下越小,黑色的雨滴也漸漸化為無色。
古佛尊者忽然站起身來,目瞪蒼天,朗聲道:“天眼苦海,為人所引。今還不退去嗎?”
伸手一指,天上烏雲頓時消散,一時之間雲散雲消。
那一眾和尚本來各陷此生難關,忽然之間於夢境之中聽聞佛音,似有人在黑暗無邊的夜裡舉燈指引。
有些和尚精神一振,一步一步緊跟過去,出了苦海,脫離障礙;有些雖目見佛光,卻心窗被閉,才追出兩步便不走了,沉浸於一生所追求的各類名利華色之中。
劍如來見眾僧漸漸醒來,只是卻有一些身體極速衰老,不到片刻便成為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頭。不禁驚道:“他們已經在苦海中經歷一生了!”
古佛尊者道:“苦海一瞬便是一生,或者說,人生一瞬便是苦海。”
朗聲傳音道:“聽吾佛音,跟吾出此絕境!”
佛音朗朗傳入眾僧耳中。
有大智慧者過得半日便醒了過來,只是臉上多了幾分滄桑之色,眼中多了三分淒涼之感——苦海一瞬間便是一生。
許多人已在這苦海三毒中歷經一生,豈有不滄桑者?
至於那是深陷貪嗔痴者,最終卻是快速枯老,一日之間便化為飛灰。
......
卻說柳青陽精神一振,從中醒來,抽出幾分元力,向前衝去,周圍火浪忽的大生,猛然旋轉起來,竟化作一個旋渦轉住了柳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