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在競選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
羅子凌也在第一時間得知了這訊息,並打電話給鮑勃,表示了恭喜。
鮑勃接受了羅子凌的祝賀,並在電話中邀請羅子凌,參加他的就職典禮。
羅子凌愉快地接受了邀請。
鮑勃用玩笑的口吻對羅子凌說,他把羅子凌當成很好的朋友,到時會以私人朋友的性質接待他。
羅子凌清楚鮑勃想表達的意思,私人性質的朋友,比公務上的朋友關係更好。
參加就職典禮的時候,所坐的位置可以更靠前。
他喜歡這種待遇。
不過,羅子凌還是在幾天後收到了以鮑勃辦公室名義發來的邀請函。
邀請函上以非常正式的方式,邀請羅子凌參加鮑勃的就職典禮。
接到正式邀請函的大多是像林澤平這樣級別的人,連王徵強都沒接到。
羅子凌從另外渠道瞭解到,被邀請參加鮑勃就職典禮的大佬級人物並不是很多,只有五六十位。
主要是影響力比較大的那些國家的人,還有一些與法蘭西關係比較密切的小國。
以私人名義被邀請的人並不多,個位數吧!
當然,羅子凌並沒因此而感到沾沾自喜,他對參不參加這種典禮並不是很在意。
不過,凌若楠卻很在意。
她告訴羅子凌,以貴賓的身份參加鮑勃的就職典禮,能接觸到全世界最頂級的那些大佬。
如果在典禮上做點什麼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那影響力會上升幾個層級。
羅子凌清楚凌若楠的意思,一再答應她,一定會慎重對待這次邀請,必須擠出時間去參加。
而且,他還讓身邊人準備了很多資料,以備不時之需。
羅子凌在鮑勃就職典禮日的十天前,就出發前往歐洲了。
這次前往歐洲,心情和狀態與以前大不一樣。
經歷了前段時間的那次事件,在鬼門關走了一遭,他覺得自己的心態得到了昇華。
很多事情都看淡了。
與生死相比,其他都是小事情。
再加上楊青吟悄無聲息出走對羅子凌造成的打擊,他的心態比以前沉穩了很多。
笑容也不再那麼陽光,而是變得深沉。
羅子凌提前去歐洲,其實也想透過歐洲這些朋友打探一下楊青吟的訊息。
羅子凌覺得,楊青吟的落腳點,很大可能是歐洲。
畢竟,無論在經濟和文化上,歐洲對全世界的影響都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