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寧的案子還在追查之中。
參與調查此案的人員是從多個部門抽調,身份和職位都保密。
在案件沒有公開審理之前,沒有人能打探案件的進展,更不可能干涉案件的審查。
因為這個案件是幾個最高部門之間一起協調審查的案子,牽涉面很廣,涉及的人員很特殊。
非常時期,又有那麼多雙眼睛盯著,沒有人敢在這個案件上施加影響。
最終怎麼樣大家都清楚,應該是各方力量妥協的結果——所以,案子不可能很快就有結果。
有一點讓追查此案的人員很頭疼,那就是陳家牽涉到與國外間諜勾結的事情。
這事情,沒有直接的證據,但綜合情況又不能幫陳家洗脫這方面的罪名。
反正,這個案子的情況讓參與調查的人員很頭疼。
頭疼的當然不只是調查人員,還有涉案的陳家。
這幾天,陳如常的心情很差。
讓他心情很差的原因是病情的反覆。
原本以為,手術後一段時間的治療,可以回家調養了。
沒想到,在身體感覺還好的情況下,醫生卻告知,還需要再檢查一下。
檢查的結果讓所有人都驚訝,他的病情變得不樂觀起來。
陳如常是個明白人,他清楚醫生不讓他出院的可能是什麼,因此也讓他們別將病情瞞著他。
在得知身體裡面可能有轉移灶後,陳如常深受打擊。
他也清楚,手術加靶向治療及化療後癌組織出現轉移灶預示著什麼。
他當然不想死,也相信401醫院的醫術,因此積極配合治療。
但治療的結果並不讓人滿意。
幾位專家,私下建議用傳統醫學手段試試。
更有一位中西醫結合治療方面的專家,建議邀請羅子凌或者羅連盛來幫忙治療。
陳如常當然不可能派人邀請羅子凌或者羅連盛來幫忙治療。
他並不認為羅子凌和羅連盛的醫術到了出神入化、遠超同仁的地步。
他覺得,羅連盛和羅子凌能取得的治療效果,其他人同樣能做到。
他不拒絕傳統醫學方面的治療,但不願意讓羅子凌和羅連盛過來幫忙。
他拉不下臉面,也不相信羅子凌和羅連盛會全心全意幫他治療。
除了病情,還有很多的事情讓陳如常傷神。
他非常清楚,自己躺在醫院裡代表著什麼。
幾個月躺下來了,沒有出現在公眾面前,沒有出去處理事情,這意味著,他的話語權急驟下降,影響力也同樣下降。他的影響力和地位都下降,代表著陳家這方面的力量在下降。
更要命的是,對陳一寧及陳家的指控越來越多。
雖然一些潛規則方面因素的影響,事情不至於那麼壞,但陳如常非常清楚,這個案件拖的太久,陳家被追查出來的見不得人的事情也會越多,事情也會越來越麻煩。
因此,陳如常不希望這事情拖的很久,他想盡快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