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百官行禮,齊聲喧赫,場面蔚為壯觀。
黃章見狀,也按照曹公公所說,對著皇帝行禮。
“眾愛卿平身!”
聽到這聲音,黃章這才抬起身板。
此刻的皇帝和之前見到的明顯不同,那種氣勢就完全不一樣,當然,也可能是他坐得太高,居高臨下之下產生的差異感。
不過黃章只是感嘆一下,倒也沒有其他的情緒在裡面。
等眾人都平身後,站最前面的丞相文道直接開口了。
“陛下,武國派使臣與我肅國修書乞和,以臣之見,如今肅國內憂外患,無力再與武國相爭,既然武國有意求和,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也好與民生息。”
文道剛說完,底下就有一位老臣站出來說道:“文相所言,句句為百姓著想,而今肅武交戰,民生凋敝,外有強敵環伺,內部滿目瘡痍,若是繼續與武國僵持,國庫虧空,國之大忌,望陛下三思!”
“這人是誰?”
看著說話的這人,黃章有些好奇。
曹解一看,立馬給他解釋道:“他啊,乃是諫議大夫胡毅,以前陛下有事則會專門詢問胡毅大人,後來陛下臨朝日短,也就不再過問了。”
“哦?有事就專門詢問他?那他很得父皇信任咯?”
曹解小聲一笑,便不做言語,這個時候給黃章解釋一番便可,繼續多說,那可就有些失了分寸。
有胡毅站出來給文道說話,皇帝本人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多餘的意見。
和武國議和也是民之所願,倒也沒有什麼人站出來阻止。
黃章對東線的肅武戰事也不清楚,只是聽說之前武國退兵了,後面發生什麼,他也沒有了解。
再說,即便他知道,以他的性子,恐怕也懶得去搭理。
要知道現在指揮肅武戰場的可是吳山會,他對這個吳山會不但沒有好感,反而巴不得他出事。
當然,站在肅國的立場上,吳山會出事,也就意味著肅國出事,所以黃章也只能從個人感情上想想。
等自己在京中站穩腳跟後,他有的是辦法收拾這個吳山會。
反正到時候他不主動出擊,對方也不會放過自己,畢竟他手下的大將,可是死在自己手裡。
雖然他也不知道那個甘水是誰幹掉的,但死在自己手裡,肯定是沒錯的。
文道這個事情定調之後,底下又站出一個大臣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
一箇中年男子一臉悲憤地拿起一本奏摺,看他這樣子,少不得有很大的冤屈。
看到這中年男子,皇帝也有些好奇。
“孫愛卿有何事啟奏?”
那大臣直接跪在大殿之上,開始哭訴道:“臣狀告肅國大皇子、城防營統領皇璋,不分青紅皂白,濫殺無辜,將我小兒殺死!請陛下為我做主!”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