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的儒道異象,更是奇特無比。
直到...
唰!!
萬年、長安、京兆等長安城各地的文院文廟中,每一尊聖人石像的案前,一盞接著一盞的長明燈跳躍
著,燈火長亮,飛去了一縷火焰,沖霄而去。
緊接著,大夏各地文院中,江南揚州、杭州文院,澤州江陵城、洪州豫章古城等,皆有一盞長明燈的燈火飛出。
那超過萬盞長明燈的燈火,齊齊飛向了天空。
明燈沖霄!
這一日,萬家燈火長明!
代表著儒學聖道典籍雛成的奇妙異象,從長安城中引動!
那立身於聖閣之中的言聖看著不斷飄升起來的長明燈火,心中既是欣慰又是感嘆。
「這個小傢伙,真的是儒家古史中僅見的奇才。」
他耳畔不斷將那最後兩句抓住,在心頭縈繞。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前面長篇,看似勤學,勸學,道盡眾多儒家之法的奧秘,但唯有這最後兩句,是對儒道的穩固,真正塑造了儒家的根基。不愧是能與【千字文章】、【三字經】比肩的天地奇書!」
身為聖人,他看的更多更通透,有著尋常儒生所沒有的眼界,當李星雲開始誦讀前面那一大篇詩的時候,他尚且還留有疑惑。
但一切問題都在那點睛之筆的最後兩句中得到了解答。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你這小子還真是大膽的很,連當年孔夫子都未曾如此輕視其他修煉體系。」
言聖笑了笑,看向大夏皇宮的方向,自言自語道:「接下來,便交給你們了。」
他關攏窗戶,重新閉目靜修。
而大夏皇宮之中,張聖和大夏皇帝看著那長安城中各種紛呈的儒道異象,可以釋去重負了。
「不愧是去年春闈科舉的雙甲聖前童生,短短一年時間晉升四品大學士,果然是天選之輩。若是等他證道成聖,有此書在,儒家地位便不可撼動。」
身穿金色龍袍的陛下放下了懸著的心,不吝言辭讚頌。
而張聖雖也驚訝於李星雲的儒學天分,卻總感覺有種不安的預感。
這是他身合大夏一分國運,很少產生的預感,必然是有什麼對大夏氣運有所影響的事情會發生,自己才會這般感觸。
大夏皇帝開口問道:「聖人,您好像並不放心?」
「事情還沒結束,先看看吧。」
二人重新將目光聚在長安中心,那個地方引起了山呼海嘯的吶喊聲。
「儒家千秋!」
「儒道萬古!」
這一刻,被點燃了儒家讀書人的心思,只認一個道理。
儒家在一天,爾等佛門、武夫就別想要踩著儒道上位。
李星雲也聆聽到了萬眾的聲音,這一刻他彷彿有了無窮無盡的底氣,直視著眼前的了結僧人。
他淡漠道:「詩已成,請了結大師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