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選人和排練,根本不用程觀禮多操心。
黃老師是行家。
為了增加真實性,他直接從秦地找了三百個壯年。
這些人全都三十出頭,從小就會打腰鼓,而且一個個都是切實享受到分田到戶好處的人。
接到央臺要上春晚的任務後,當地公社積極配合,立即把人選出來,送到省文化團裡接受培訓排練。
吃住全免,家裡的農活公社派人幫忙給幹了,還給這三百人下了死命令,打出黃河邊漢子的氣勢來,不許丟人!
至於舞獅,黃老師直接找來了南獅和北獅的代表。
這下冀省徐水和廣粵佛鎮的舞獅人能同臺了,而且還都在心中較著勁。
舞龍燈在巴渝之地找的人,可以說著三個節目全是民間的表演者,而且都適合在室外開放性的舞臺表演。
如果說在工人體育場表演是個創新,那在讓三組民間草根人員登臺表演就是更大膽的創新。
三組表演者接到通知後,全都在各自的地方展開了辛苦的排練。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誰都不想屙臺上丟人。
黃老師沒去這幾個地方監督他們排練,而是把排練任務交給了地方的文藝團。
到了臘月他們都進京後,才統一的檢視他們的排練效果。
轉眼到了深秋。
程觀禮和蘇瑩進入了大四,再過一年他們就算是告別大學了。
說實話,大學對於他們來說只是錦上添花,不願錯過的一段經歷。
要說對生意和工作的影響,沒有普通人那麼大。
尤其是程觀禮這種穿越來的人,對未來的局勢瞭如指掌,早已經有了自己的事業,大學就是一段經歷而已。
這段時間,泡椒廠的產量慢慢達到了一個穩定的數值,月產四萬斤,突破五萬斤很難。
主要原因是工人包裝速度、原材料運輸和廠地有限的三個因素。
再一味的擴招工人就會增大人工成本,在機械化包裝線研製出來之前,擴招工人不是合理的辦法。
加上原材料運輸成本的問題,更使得利潤有所降低。
而且首都的廠房租用價格也不便宜,已經不適合大面積的租賃。
除非再從南方開個分廠,不然再毫無剋制的提產就划不來了。
想了想,程觀禮和蘇瑩決定,可以在湖湘開分廠了。
那樣原材料運輸、人工和廠房租賃的成本都會降低,還會降低成品運輸的成本。
如果在湖湘開個食品廠,那麼長江以南的訂單都能讓湖湘分廠生產。
大的食品廠就是要開遍全國的,不能固定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
關於開分廠的事,程觀禮和蘇瑩沒有立即去做,主要還是沒有人手。
他們兩個沒有時間,首都的泡椒廠也離不開徐玉珍,吳素萍出師還早。
眼下只能慢慢等著。
易經中有一‘需’卦,就是說天地間有些事急不得,必須等。
等著等著,便等到了年底春晚開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