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火星上還有一批物資,籠罩在歐、徐二人頭上的陰雲消散,原本的消沉絕望,變成了明媚和希望。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兩個人在基地的指導下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不僅對登陸點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瞭解,還對火星登陸計劃的準備情況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物資艙在哪裡,返回艙在哪裡,居住艙在哪裡,全都一清二楚。
這還只是基礎,歐展鵬甚至把物資艙裡的情況都詳細記錄下來,給養放在哪裡,水儲存在什麼地方,燃料有多少,返回艙有多大載重,戰機應該在什麼位置降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凡與火星計劃有關的資料,一個字都不能忽略。
時間在臨終的準備之中飛速流逝,轉眼就到了次年的1月21日。
駕駛艙裡,徐晴幾乎趴在螢幕上,將探測到的資料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最終還是失望地嘆了口氣。
歐展鵬恰好飄進駕駛艙:“怎麼樣了,風速慢了嗎?”
徐晴苦著臉搖了搖頭:“還是老樣子。”
雖然沒有任何直接證據,但外星種干預火星大風暴,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
歐展鵬把熱好的午餐遞過去,徐晴接過來吃了一口:“還剩多少給養?”
“還能吃半個月,不能再等了,必須儘快登陸。”
徐晴忽然覺得嘴裡的飯菜不香了:“太危險了,再等等吧。”
歐展鵬神情凝重,語氣也十分低落:“不能再等了,我們必須留下足夠的機動時間。”
徐晴默默咀嚼,好一會兒才問:“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
“擇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吧。”歐展鵬說。
話講的容易,實際登陸火星卻沒那麼簡單。
準備工作已經完成的差不多了,飯後,兩個人把所有不必要的物資和裝備全都塞進外掛艙,只在戰機裡留下數日的給養。
至此,一切準備就緒,戰機與外掛艙分離,壓低高度飛向火星。
一直以來,歐展鵬都非常不希望徐晴和自己一起冒險,他的想法是把徐晴留在軌道上,自己一個人登陸就好。
問題是仔細一想,根本就做不到!
星隼號一直伴飛火衛一,軌道高度9300多公里,光是飛到靠近火星的低空軌道,就需要整整四天時間。
加上登陸、搬運物資、重新起飛、重新提升高度,每一個過程都需要不短的時間,加加減減,起碼需要好幾天。
戰機離開後,軌道上就只有外掛艙可以暫時存身,三五個小時問題不大,可在外掛艙裡躲上七八天……別鬧,光是吃喝拉撒這幾樣,就能把徐晴徹底逼瘋。
火衛一那個洞倒是個好選擇,只要給養足夠,就是在裡面過一輩子都不是問題。
可在仔細考慮之後,歐展鵬又把這個想法給否決了。
那個洞畢竟是外星種的地盤,萬一洞裡還有殘存的巨型種,徐晴豈不是羊入虎口?
思前想後,還是一起行動最靠譜,不然歐展鵬擔心徐晴留在軌道上有危險,徐晴也擔心歐展鵬在降落過程中遇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