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類推,
耗時三年,三萬戰士,在長度150光年的一條直線上展開,分段搜尋。
母艦則繼續移動,停靠在直線的中段位置,居中等待訊息。
很快,僅過去一年多點時間,後方傳來資訊:【第64樅,第二大隊,4隊,1組,戰士三色莓發現零級源點】
源點位置距離恆星超過了100光年距離,不足以排除以恆星為中心的點存在三級源點的可能性。
魚蟲這下,還是隻能算是指對了一半……
訊息直線傳遞,隊伍以樅為單位收攏。
生存母艦載著眾蟲,直奔直線隊伍的末端,從末尾開始,依次收回散出去的戰士。
抵達源點位置,龍柏上前標記。
不多停留,
生存母艦直線返航,沿途收回戰士,返回初始的恆星位置。
這種全新搜尋模式,母艦航速很大程度地決定了效率。
隊伍展開花費3年時間,母艦移動居中花費1.5年,最後從尾部收回戰士,花費4.5年時間,這一套跑下來,花費了9年時間。
算上中間停靠等待的1年多,合計耗時10年有餘。
絕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了隊伍展開和隊伍回收上。
若將母艦航速提升起來,這種搜尋模式的效率還可以提升。
…
調整方位,魚蟲重新感應,再指一個方向。
隊伍再次直線展開,搜尋。
這一次,長達150公里的搜尋戰線還未展開,後方就有了訊息。
在距離恆星17光年位置,找到一座零級源點。
那就可以排除這一處位置存在三級源點的可能了。
艦隊收攏,略作休整,出發下一站。
…
經過多番測試後,大家又發現,魚蟲指點的方向肯定存在源點,不準確的是源點的距離和品質。
很多時候,距離會超過100光年,甚至超過大家搜尋的150光年。
超過150光年不去搜尋,算它完全指錯了。
整體而言,準確率在65%以上。
平均算來,20年就能完成一個點的排查。
……
塔柏號一直在收集資料,豐富資料庫,推演計算,給出更加準確的結論。
源點資訊至關重要。
龍柏這邊找到源點會及時匯入,花旗山和波樹灣商會找到源點也會第一時間通報。
當積累資料達到一定程度,塔柏號就會推翻先前的推演結果,重新為香蘭、花旗、波樹灣商會規劃搜尋路徑。
魚蟲指點下,
一個又一個的源點被香蘭山隊伍高效尋找出來。
塔柏號的資料庫也在一點一點地變得充盈。
然而,似乎是上一座三級源點全耗光了大家的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