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給朕看看,朕要知道這些流寇到底想幹什麼?”
崇禎說著,往下走了幾步。
“是,皇爺。”太監急忙答應了下來,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拿出了一封密信,然後往前一遞。
崇禎急忙接了過來,開啟觀看。
這封信正是洪承疇的親筆信,信中的內容大致與這名太監說的一致。
此時,崇禎心中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這絕對不是好事。
這些流寇,現在不能小視,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既然事情發生了,那就想盡一切辦法來處理,這才是當前最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這個洪承疇,能力不小,鬼點子也不少,但是有一點,不能放在遼東,一到遼東他就會投降建奴。
想到了這些,崇禎倒是冷靜了下來,現在一切都還來得及。
“大伴,立即擬旨,朕準了,準他從山西、陝西甘肅等地隨意調撥援兵。”
崇禎嘆了口氣,語氣開始堅定起來。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答應著,開始擬旨。
沒多大一會兒,王承恩就擬好了一道聖旨,然後遞給崇禎檢視。
崇禎點了點頭,滿意地笑了笑,“可以,大伴,你做事,朕是越來越滿意了,立即令人把這道聖旨送給洪承疇。”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急忙答應了下來,然後交給了身邊的心腹太監。
乾清宮內,只剩下崇禎和王承恩,其他的太監等都已經陸續離開。
“大伴,立即擬旨給孫承宗,告訴他,全面監視魏藻德,如果有必要的話,讓他親自見一見祖大壽和建奴,朕倒是要看看他的忠心和決心。”
崇禎倒揹著手,表情凝重。
“是,皇爺,奴婢明白了。”
王承恩答應著,又開始忙活起來。
沒多大一會兒,王承恩就完成了任務。
“還有,立即擬旨,朕要給藩王們陸續下達聖旨,提前告知他們,俸祿以後會正常發,不過只發2成。”
“是,皇爺,奴婢明白。”王承恩答應著,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忙碌。
這一刻,王承恩更忙了,這一下的寫好多聖旨。
大明末年的藩王太多,如果算上藩王的子孫們,粗略統計有160萬左右。
整個大明帝國所有的百姓、達官貴人等全算上大約是一個小目標——1億人。
而藩王就佔據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大明帝國還要養活大量的地主、達官貴人,又趕上小冰河時代。
想到這裡,崇禎的心裡咯噔一下,他明白百姓的苦,也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註定不是一條坦途。
不過,崇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對於未來這場沒有太多硝煙的戰爭,他決定大幹一場。
從藩王們下手,這是崇禎多次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決定。
此時,崇禎必須規劃好下一步的計劃,目前來看,形勢不太好,但是樂觀的一面也有,至少此時的大明良將很多。
這個巨大的優勢,也是崇禎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如果此時的大將都是戰神李景隆,那麼崇禎就是有沖天的鬥志也能被氣死了。
李景隆這個戰神,除了堡宗能媲美,放眼整個大明,沒有第二個。
崇禎很清楚,自己想取得全面勝利不容易,此時必須繼續搞錢,給藩王們的福利降低,這就能極大力度地省下一大筆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