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湛青刀,雷少軒在水中練習三十六式。
水有浮力,暗流翻湧,站立不穩。雷少軒練了一個多時辰,無數遍的重複,才勉強將三十六式完整地施展出來。
回到岸上,雷少軒順勢練一遍三十六式,感覺刀法空靈,似乎順暢許多。
也許這只是錯覺,雷少軒想。
只練習一個時辰,便能突破,無疑痴人說夢。空靈的感覺只不過是水涼、阻力大,岸上溫暖且突然沒有阻力,出刀自然能順暢些,且有空靈之感。
雷少軒啞然失笑,急於突破,腦子都有些臆想了。
刀法應該沒有什麼突破,不過雷少軒卻突然感覺身體與平日不同。
往常為出刀更快,每一刀都傾力而為;水中練刀,每時每刻身體都需要克服水中阻力,無法全力出刀。
回到岸上,出刀依然全力,身體習慣性留餘力,如同為克服水中阻力一樣。
雷少軒心中暗喜,這是一種全新用刀之法。
依然全力出刀,身體已然留有餘力。
往常出刀也有留餘力之時,彼時所謂留有餘力,無非是不出全力。如今出全力,全身卻依然留餘力。
雷少軒隱約感覺,如果能夠掌握這種方法,無疑是一種突破,可惜天色已晚。
雷少軒不再刻意練刀,環顧周圍,夜已深,四周黑黢黢的,只有淡淡月光下,水流瀑布濺起的水花,閃著白光。
雷少軒有些疲憊,乾脆盤腿坐下,修煉離水給他的修行入門功法。
這裡靈氣充足,正是感知靈氣的好地方。
道法自然,便是順其自然,順勢而為。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天何必法地?順其自然,有什麼就法什麼吧。
雷少軒不著急找到突破刀法的方法,既然練刀累了,順勢感知靈氣好了,一切順其自然。
然而身體疲憊,感知靈氣需要專注,頗耗精神,盤腿不多時,便覺腦子麻木,渾身倦頓,無法集中精力感知靈氣。
雷少軒放空心神,既然無法感知靈氣,乾脆躺著吧。
雷少軒四肢張開,全身放鬆,漫無目的,神念隨意向四周漫去。
不思不想,無物無我,雷少軒覺得全身融入自然,周圍一切就是自己,一切那麼清晰。
水潭清澈,小魚快樂遊動,倏然而逝,潭下老龜沉睡,月映深潭,卻被飛流擊碎,濺出粼粼波光。
岸邊小草緩緩抽芽,小花吐香,螞蟻忙碌……
太美了!這種美感,讓人銷魂,雷少軒舒服地都要呻吟起來。
不經意間,看看身邊,各色靈氣氤氳,青、紅、藍、紫……
“靈氣!”雷少軒驚喜萬分。
不得不說,雷少軒的確運道通天。
雷少軒五靈平衡,本身就容易感知各種靈氣。
許多人也是五靈根,但是有強有弱不平衡,而其中一種靈根往往會影響其他靈根感應。因此,五靈根雖然能夠感知靈氣,卻不會如此清晰和快速。
離水講過,感知靈氣為修行第一步,也最難。
第一步靠天資,即靈根,也靠悟。靈氣看不見,摸不著,說不得,沒人能幫助。
所謂靈霧無非是靈氣濃厚,水汽聚化為霧氣,靈霧中靈氣依然看不見。
能感知靈氣,雷少軒暗喜,卻沒有急與找離水進行下一步修煉,仍然在翰海樓知識海洋裡遨遊。
死囚營、前鋒營條件無比艱苦,風沙雨雪,酷暑嚴寒,殺戮修羅場,相比這些,翰海樓不啻是極(樂)天堂。
相比天靈峰竹舍陋室,煢煢孤榻,翰海樓也更舒服。
尤其是雷少軒酷愛讀書,壽命能修回固然欣喜,修不回,能與書相伴三年,死於書海此生亦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