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首先攻上城頭的小隊,十一小隊得到了豐厚的賞賜,自然讓十一小隊眾人興高采烈,然而軍功泡湯,卻讓雷少軒、李檜心裡卻很鬱悶。
當然雷少軒、李檜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至少雷少軒和李檜的名字進入了某些人的法眼,只是雷少軒、李檜仍然不知道。
雷少軒、李檜正在校場角落練刀,遠處,一雙銳利的眼睛正注視著他們的一舉一動。
這人中等身材,身穿灰色長衫,系青色頭巾,一副文人打扮,相貌平常,毫不起眼,兩眼卻炯炯有神,給人一種精明強幹的感覺。
他是前鋒營軍情司長史蔣青。
對峙片刻,李檜身形突然,刀光如電,直劈雷少軒,雷少軒不慌不忙,面對狂風暴雨般的刀影,如蒼松屹立風雨。
李檜身手敏捷,靈如狐兔,快如鬼魅,儼然一名武道高手。
雷少軒卻顯笨拙,隨手左一刀,順勢右一刀,直來直去,毫無章法,彷彿只是憑本能出擊,然而極度詭異刁鑽出刀,非特意訓練不能為之。
李檜太快,讓雷少軒來不及移動,只能被動防守,然而每每雷少軒隨意一刀,卻讓李檜暴退。
李檜的身影越來越快,如同一團影子纏繞著雷少軒,更像是一陣風,旋轉而過。
雷少軒心裡吃驚不已,這是什麼武功?短短兩年,雷少軒的眼睛已經無法跟上李檜的速度。
然而,雷少軒有一個誰都不知道的秘密,甚至雷少軒自己都說不清楚,自從跟隨摩羅和尚習誦《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雷少軒不知不覺中有了一種神念,這種神念能時時感知身邊的物品,仿若一雙無所不在的眼睛。
隨著誦唸佛經時間越久,這雙眼睛感知能立越來越強大,感知物品越來越清晰,感知距離越來越遠。
當初誦唸《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只是為了凝神靜心,鎮邪鎮煞,讓自己能夠入睡,因此雷少軒只在睡覺之時誦唸。
開始誦唸時,這種感知朦朦朧朧,僅僅讓雷少軒隱約感覺到身邊李檜翻身的動作,看不清模樣;不知不覺中,雷少軒慢慢能感覺到李檜流口水的樣子,感覺的物品更細;慢慢的,雷少軒感知物品已經非常清晰,李檜整個身體在感知中纖毫畢現,甚至比眼睛看到的還清楚。
起初雷少軒以為自己的感知是一種想象,但他起身看李檜時,發現看到的情形和感知到的一模一樣,有時雷少軒分不清自己到底是看見的還是感知到的,這讓雷少軒又驚喜又害怕。
雷少軒並不知道這是修佛有成之相。修佛者,自悟也,所謂頓悟成佛,佛修講究靠自身修為,自行領悟,自行修煉,不靠外力。
《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之所以能夠靜心凝神,鎮煞鎮邪,靠的是修心,心堅如鐵,毅如鋼,千邪萬煞莫能動其心,自然能靜心凝神,鎮煞鎮邪。
心堅如鐵,毅如鋼,意志力強大到凝成實質,自然也就修出了神念。
《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為佛修經典,從不流傳在外,不為人所之。佛講緣分,緣來天降蓮花,頑石點頭,緣盡海枯石爛。
雷少軒機緣巧合,救了摩羅,自身殺孽重重,煞氣纏身,身為佛徒,摩羅不能見死不救,於是傳了《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
經書再珍貴,在佛心裡,不過是外物,唯有普度之善念才是最難得。從這點上說,萬千世界,不如眼前一善念。如果無緣,任你金山銀山,休想得到佛傳經書,緣來自然佛渡佛傳,任取任求。
這一善念而來之緣,得傳《大成智慧無相般若金剛伏魔經》,讓雷少軒修出了神念。說雷少軒修佛有成並不準確,至今雷少軒對佛仍然所知不多,但是卻實實在在修出了神念。
神念感知這種能力,讓雷少軒與人對陣時大佔便宜,至少不用擔心被人放冷箭。
這種能力,也成了對付李檜的利器——李檜太快了。
李檜再快,也瞞不過雷少軒的感知。
在雷少軒的感知裡,李檜的刀如同放在自己眼前,刀上紋路清晰可辨,緩如流水輕輕劃過,刀上的汗滴,晶瑩剔透,緩緩滑動向空中飄去,消失風中。
李檜的刀在感知中如此之慢,以至李檜還沒揮出完整的一刀,雷少軒已經橫刀在前,往往李檜刀出一半,便發現雷少軒正等著自己往上撞,只好暴退,換出下一刀。
下一刀依然如此,看起來就像李檜圍著雷少軒打圈,頗有他強任他強,我自橫刀立山崗的感覺。
如果徒手近身搏鬥,雷少軒就佔不到多少便宜。貼身纏鬥,就算雷少軒能感知,也來不及反應,唯有以攻對攻,以傷換傷,才堪堪與李檜打成平手。
李檜攻出一拳,雷少軒也不躲閃,也攻出一拳。兩人每次徒手對陣,就像流氓鬥毆耍無賴一樣,皮青臉腫,分不清誰勝誰負,然後兩人互相干瞪眼。
幾天過後,韓校尉將雷少軒、李檜叫住。
“有一個任務,能立大功卻十分危險,或許需性命來換,不知道你們有無興趣?”韓校尉盯著他們說道。
韓校尉對雷少軒、李檜真的十分不錯,看得出任務真的是十分危險,否則韓校尉不會徵詢兩人。軍中之事,依令而行,何須詢問?軍法如山,行令即可,令出莫敢不從。
雷少軒、李檜對視了一眼。
“是什麼任務?”
“不知道,”韓校尉乾脆地回答道,“不過我也會去。”
雷少軒想了想:“好的,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