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接了聖旨,便領著衙役回城內叫百姓去當這喊口號的“兵丁”了。
皇上交代的這個任務也不算很難,只是叫百姓去喊個口號而已,又不是打仗。
而且現在正好入夜,人人都在家中,縣令便命衙役們一家家敲門。
“史老二,快開門,我們是大同縣衙役,縣令沈大人奉皇上旨意,命我來找一些嗓門大的人,平日你嗓門最大了,快出來跟我們走吧?”
“差大哥,是不是要讓我們去打仗啊,我腳昨天崴了,走不動啊!”
“不是打仗,就讓你喊個話!”
“差大哥,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歲孩童,您放過我吧!”
“差大爺啊,我們家史老二是頂樑柱啊,沒了可什麼辦啊!不行,不能去!”史老二的老母媳婦都攔住的衙役,不讓史老二出門。
姜瓖的大軍要來大同縣的訊息也已經傳遍了整個大同縣,城內的百姓這幾日見文工團招兵和唱戲各種辱罵姜瓖投降叛國,姜瓖帶著大軍來大同縣做什麼,即使是傻子,也會知道姜瓖帶著大軍來者不善!
再聽衙役說要去城門,這不是去和姜瓖打仗嗎?打仗不是送死嘛,不能去?
於是,任由縣令沈大人什麼說,只是喊口號而已,他們都不肯去了!
他們是大同縣的人,姜瓖是大同府的總兵,如果不幫這些文工團打仗,姜瓖肯定也不會難為他們,這一點,他們是很得清的!
“沈大人,百姓都怕是去打仗,沒人肯去啊!”
“沈大人,皇上讓帶人去,可沒人去,我們什麼去向皇上交代啊!”
十幾個衙役,也只叫來了幾個百姓。
縣令沈大人一看,只有幾個百姓,衙役比百姓還多,這哪能跟皇上交差啊!
他還是拎得很清楚的,姜瓖帶著大軍來,其實就是因為皇上的文工團罵了姜瓖是叛國賊。姜瓖也不敢對皇上什麼樣,最後的結局可能把罪名歸到文工團身上。皇上還是皇上,姜瓖大同總兵還是姜瓖大同總兵。那辦不好皇上的差事,就是他這個縣令不得力了,何況只是喊幾個人去叫叫口號而已!
“去把鄉勇們都召集過來,抓,誰不去就抓過去!”
這才勉強湊集了一個五百人的喊口號隊伍!
這個隊伍很壯觀,一路鬼哭狼嚎的,還有不少人跟著過來送行!
“沈大人,放了我兒子吧!我家三代單傳,就這麼一個兒子啊!”
“沈大人,放了我相公吧!孩子不能沒有爹啊!”
就這樣一路哭到了大同縣城門。
崇禎一看,連忙帶著謝姍姍謝婷婷沈月等人走下城門,問道:“沈大人,這些人什麼哭哭滴滴的?”
“回稟皇上,微臣讓衙役們去叫人,但沒有敢來,微臣瞧著這樣不行啊,於是微臣就只做主張,讓衙役和鄉勇們把平時嗓門大的都抓過來了!”
“皇上,放我回去吧,我不想死啊!”
“皇上,放了我吧,皇上,我給您跪下磕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