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區別就是涉及到的問題,往往都是相當嚴重的,都需要謹慎謹慎再謹慎。
至於官員的職業素養。
秦風覺得也就那麼一會兒事兒。
大慶儒生的數量,可能也就兩千萬人,甚至都不到兩千萬人。
而朝廷正式文職官員數量,如今在六千人左右。
反而是武職官員數量較多,足足有兩萬八千多人。
當然。
官是官,吏是吏。
全國吏員數量,在五萬五千人左右。
官吏合在一起,大概有六萬個職位。
若這麼算,基本每三百個儒生,就能有一個當官的。
而實際上,又不能這麼算。
因為這兩千萬儒生,是泛指!
大慶百姓識字率普遍不高,讀過四書五經就能自稱為儒生了。
實際上,這其中怕是有三分之二,都是濫竽充數的。
剩下的六百萬,經過層層篩選,方有成為官吏的機會。
基本差不多百進一。
若再算上其他亂七八糟的,其實只要但凡讀書好點,在大慶基本上都能討個職位做。
競爭壓力。
屬實沒多大。
跟秦風記憶中,幾萬人爭奪一個崗位名額的相比。
壓力簡直不要太小!
甚至可以說,但凡讀書人能當官當到四十歲往上,而且身體還足夠硬朗的。
有很大的機率,都能成為朝廷重要大臣。
如此算不上太卷的環境之下。
大慶朝堂上的官員素質,屬實稱不上有多少。
至少秦風覺得沒多高。
也就在人情世故上顯得格外厲害罷了。
如今大慶是正兒八經的人情社會,關係社會。
沒了關係,基本屬於寸步難行的那種。
秦棣聽秦風詢問,沒敢多說什麼,反而小心翼翼的。
“父皇在殿後。”
秦風本能想要回頭看,卻被秦棣給拉住了。
“別回頭,父皇應當是想瞧瞧不在後,這群臣子們究竟是什麼狀態。”
放假十天。
回來第一天就發現皇帝不在。
若說不鬆懈,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兒。
秦風基本也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