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入長江?”
秦風皺起眉頭。
“以往出現過這事兒嗎?”
“不曾,以往遼艦可在長江內自由通行,但不可攜帶火器。”
秦風聽此,點了點頭。
藩王的軍隊,進入直隸區域,攜帶火器的確不好。
而且遼艦上的重炮,可以輕易將京都城牆毀掉。
故此,前往京都的,都是快船一類,以及運送貨物的大船。
可這次。
朝廷竟發出通告,讓秦風的艦隊先停靠到海門港,不許進入長江。
“用太子的印綬了嗎?”
“沒有。”
秦風聽此冷笑一聲。
“那這命令,與擦屁股的紙無異。”
“這群朝廷官員,竟敢欺上,將命令都下達到本王頭上了嗎?”
大慶規制,百官見藩王,如見君主,需叩拜。
秦風親王級別,同樣算是朝廷官員的君主。
無論如何。
朝廷官員的命令,還落不到秦風的頭上。
三保則有些猶豫。
“王爺,要不到了長江,分三十艘戰艦來護衛王爺抵達京都,剩下的停靠在海門港外,這樣可以降低京都那邊的戒心。”
三保清楚。
隨著王爺的名氣越來越大,京都上下,也對王爺越來越戒備。
民間百姓或許沒有什麼察覺,甚至覺得大慶出現這樣的藩王,是很好很好的事兒。
甚至連京都的大街小巷,對遼王也多稱讚。
可唯獨朝廷百官,對於遼王充滿了戒備。
以至於,對遼人都充滿了戒備。
在京的遼官,更是成為了重點的打壓物件。
如此重重,遼海軍們倒也在忍受著,覺得犯不上因為這點事兒,就跟朝廷反目了。
好不容易強盛了,大家都奔著更好的日子去。
能不發生矛盾,那最好不要發生。
畢竟大家同根同源。
雖然有些地方,受到了不算太公平的待遇,但也都能解決掉,也算不上什麼。
故此。
三保認為能緩和就緩和,等朝廷那群官員知曉他們沒有惡意後,應該也就能適應了。
秦風望了南方一眼。
“朝廷官員若誠心找事兒,那無論本王做什麼,都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