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胡王庭,是胡人修建的一座巨城。
為了修建這座城,當年胡人不知道抓了多少中原工匠。
甚至這座城池之下,又不知道有多少中原工匠的骸骨。
書中有載,大胡皇朝遷移草原工匠六十萬。
無一人歸。
那六十萬中原工匠,興許被安頓在漠北草原上。
也許一輩子都在漠北,幫助胡人修建東西。
也許後續給胡人種地放牧,淪為了奴隸。
也許……
死在了這座高聳的城牆之下,成為了骸骨。
當然,這座城比不上慶皇修建的京都。
京都是慶皇動用了二十八萬人,前前後後共修了二十八年。
光青磚就用了三億五千萬塊,耗費黃金六百多萬兩。
那是個宏偉且龐大的工程。
也給大慶留下了一個成熟的基建團隊。
大慶在城牆修建上,絕對獨樹一幟,達到了歷史之最。
甚至就連長城,也被慶皇重點修繕了一遍。
總之。
唯有大一統的皇朝制度之下,才能開展出如此龐大且靡費過甚的工程!
反觀這座北胡王庭,青磚顯得灰砰砰的。
規模也就是大慶內大城般的規模,達不到京都那般宏偉。
跟范陽城差不多。
畢竟當年的范陽城,就是胡人大都。
面對這座漠北草原上的大城,戰車轟鳴,雖然速度變慢了,但沒有半點停下來的意思。
慶皇透過窗戶,看到了前方的景象。
北胡王庭的城牆上,插的竟然是遼字旗!
除了遼字旗之外,也有少量的慶字旗。
如今王庭的城門,更是完全洞開著。
“老六你什麼時候拿下的這座城?”
慶皇仔細打量著漠北王庭,震驚不已。
北胡王庭,毫無疑問便是北胡人的核心之地。
這就跟大慶在大慶內,無論怎麼戰敗,只要京都還在,就沒啥事。
可要給京都都淪陷了。
那可就真的代表著國破家亡了。
故而都城是否淪陷,往往代表著敵人是否徹底戰敗,未來是否還有恢復的能力。
秦風一聲不響的,就將北胡王庭給佔了。
這遠比阿術自殺,來得更加震撼。